未特指的颈部骨折Unspecified Fracture of neck

更新时间:2025-06-18 16:15:31
编码NA22.Z

关键词

索引词Fracture of neck、未特指的颈部骨折、颈部骨折、颈椎骨折NOS、颈椎骨折、颈部骨折NOS、颈椎椎弓根骨折、颈椎泪滴状骨折、颈神经弓骨折、颈椎棘突骨折、颈椎横突骨折、颈椎椎弓骨折、环状软骨骨折、喉骨折、舌骨骨折、气管骨折、气管软骨骨折、甲状软骨骨折、颈椎骨折脱位、子宫颈骨折脱位、颈部骨折脱位、颈椎骨折的并发症
缩写颈部骨折-NF、未特指颈部骨折-UNSF
别名颈椎断了、脖子骨折、颈骨折、颈骨断裂、颈椎受损

未特指的颈部骨折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X线、CT或MRI显示颈椎骨性结构连续性中断(如骨折线、椎体压缩变形、骨碎片移位)。
      • 需排除先天性骨畸形或退行性改变引起的假性骨折征象。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功能评估依据)

    • 典型临床症状
      • 颈部剧烈疼痛(VAS评分≥7分),伴主动活动受限(颈椎屈伸/旋转角度≤正常50%)。
      • 神经功能损害体征:如四肢肌力下降(≤3级)、病理反射阳性(Hoffmann征/Babinski征)。
    • 外伤史
      • 明确高能量创伤(如车祸、坠落伤)或低能量创伤(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跌倒)。
  3. 阈值标准

    • 确诊: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影像学证据。
    • 高度可疑:若无影像学证据但存在以下全部情况,需行进一步影像学复查:
      • 典型临床症状(疼痛+活动受限)。
      • 神经功能异常体征。
      • 创伤机制符合颈椎骨折风险。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 初步筛查
    │ └─ 颈椎正侧位X线(含张口位)
    ├─ 精细评估
    │ ├─ 颈椎薄层CT(层厚≤1mm)
    │ └─ 三维重建CT
    └─ 神经损伤评估
    ├─ 颈椎MRI(T1/T2/STIR序列)
    └─ 弥散张量成像(DTI)

  2. 判断逻辑

    • X线检查
      • 异常意义:发现椎体高度丢失、棘突线中断或椎前软组织肿胀(厚度>7mm)时,提示需升级至CT检查。
      • 局限:对C1-C2及椎弓根骨折敏感性低(约65%)。
    • CT检查
      • 骨折类型鉴别
      • 爆裂性骨折:椎体后壁骨块突入椎管(椎管侵占率>20%需手术干预)。
      • Jefferson骨折:C1双侧前后弓断裂(侧块间距总和>7mm)。
      • 稳定性评估:通过椎体移位程度(矢状面移位>3.5mm或成角>11°提示不稳定)。
    • MRI检查
      • 脊髓损伤分级
      • 急性期T2高信号提示脊髓水肿,出血灶表现为T1低信号+T2低信号。
      • 弥散受限(DWI高信号)提示细胞毒性水肿。
    • 神经电生理检查
      • 体感诱发电位(SEP)潜伏期延长>10%提示神经传导功能障碍。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白细胞升高(>12×10⁹/L):提示创伤应激反应或并发感染(如开放性损伤)。
    • 血红蛋白下降(男性<130g/L,女性<120g/L):需警惕合并内脏出血。
  2. 炎症标志物

    • CRP升高(>50 mg/L):提示组织损伤严重程度,持续升高需排除感染性并发症。
    • PCT>0.5 ng/mL:提示细菌感染高风险(尤其开放性骨折)。
  3.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500 μg/L:需排查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制动患者发生率高达30%)。
  4. 骨代谢指标

    • 25-OH维生素D<20 ng/mL:提示骨质疏松可能,需调整术后康复方案。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影像学证据为金标准,CT三维重建对复杂骨折分型具有不可替代性。
  • 检查选择逻辑:X线初筛→CT明确骨折细节→MRI评估神经损伤→实验室监测并发症。
  • 实验室异常处理
    • 炎症标志物持续升高:需行血培养/伤口分泌物培养。
    • D-二聚体异常:加做下肢静脉超声。

参考文献

  1. 《脊柱外科学》(第3版)颈椎骨折诊断章节
  2. AOSpine《颈椎损伤分类指南》2023版
  3. NEJM综述:颈椎骨折的现代影像学评估(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