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位于髋或大腿水平的股静脉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femoral vein at hip or thigh level
编码NC75.1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femoral vein at hip or thigh level、未特指的位于髋或大腿水平的股静脉损伤、位于髋或大腿水平的股静脉损伤、股静脉损伤NOS
缩写Femoral-Vein-Injury-NOS
别名未特指的股静脉损伤、髋或大腿水平的股静脉损伤NOS
未特指的位于髋或大腿水平的股静脉损伤(ICD-11 NC75.1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超声多普勒检查:明确显示股静脉管壁连续性中断、血栓形成或血肿压迫征象。
- CT血管成像(CTA):三维重建显示股静脉损伤部位(如撕裂、假性动脉瘤形成)。
- 术中探查:外科手术直视下发现股静脉破裂、血栓或血管周围血肿。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股三角区或大腿中上段突发性疼痛伴进行性肿胀(发生率:70%-90%)。
- 患肢浅表静脉扩张或远端凹陷性水肿(发生率:50%-70%)。
- 创伤或危险因素:
- 明确外伤史(如髋部撞击、医源性损伤)或高危因素(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
- 典型临床表现: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实验室证据:
- D-二聚体≥0.5 mg/L(敏感性70%-80%)。
- 血小板计数降低(<100×10⁹/L)提示活动性出血可能。
- 血流动力学改变:
- 患肢与健侧肢体周径差≥2 cm(提示静脉回流障碍)。
- 实验室证据: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1[超声多普勒]
A --> B2[D-二聚体检测]
A --> B3[患肢周径测量]
B1 --> C1{异常发现?}
C1 -->|阳性| D1[CTA/MRI]
C1 -->|阴性| D2[重复超声/临床监测]
D1 --> E1[明确损伤分级]
E1 --> F1[保守治疗/手术干预]
B2 --> C2{升高?}
C2 -->|是| D3[联合影像学检查]
C2 -->|否| D4[排除急性血栓] -
判断逻辑
- 超声多普勒:
- 血流信号中断提示血管撕裂,血流充盈缺损提示血栓形成。
- 灵敏度90%-95%,但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
- CTA检查:
- 层厚≤1 mm的薄层扫描可识别0.5 cm以上的血管破口,是评估复杂损伤的首选。
- MRI检查:
- T2加权像高信号提示软组织水肿,梯度回波序列可显示活动性出血。
- 超声多普勒: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D-二聚体:
- >0.5 mg/L:提示血管内皮损伤或血栓形成,需结合影像学检查。
- 动态监测:持续升高提示血栓进展,需抗凝治疗。
-
全血细胞计数:
- 血红蛋白<110 g/L:提示活动性出血可能(需排除其他出血源)。
- 白细胞>10×10⁹/L:警惕并发感染(如化脓性静脉炎)。
-
凝血功能:
- APTT延长>40秒:提示凝血功能障碍,需调整抗凝方案。
- 纤维蛋白原<2 g/L:提示消耗性凝血病风险。
四、诊断流程要点
- 紧急评估:
- 血流不稳定者优先行床旁超声,15分钟内完成初步判断。
- 分层诊断:
- 低风险(无休克+超声阴性):24小时内复查D-二聚体。
- 高风险(休克征象+超声可疑):立即行CTA检查。
- 鉴别诊断:
- 需排除股动脉损伤(表现为搏动性血肿)、深静脉血栓(无外伤史)。
参考文献:
- 《血管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股静脉损伤诊疗规范
- 2023年ISTH静脉血栓诊断指南
- 《创伤性血管损伤影像诊断专家共识》
- 股静脉解剖图谱(Gray's Anatomy第4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