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肋骨、胸骨或胸椎骨折Unspecified Fracture of rib, sternum or thoracic spine

更新时间:2025-06-18 18:40:03
编码NA82.Z

关键词

索引词Fracture of rib, sternum or thoracic spine、未特指的肋骨、胸骨或胸椎骨折、肋骨、胸骨或胸椎骨折、胸椎骨折,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缩写未特指胸部骨折、未特指胸骨肋骨胸椎骨折
别名未具体说明的肋骨-胸骨-胸椎骨折、不明原因的肋骨-胸骨-胸椎骨折、未标明部位的肋骨-胸骨-胸椎骨折

未特指的肋骨、胸骨或胸椎骨折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CT扫描显示肋骨/胸骨/胸椎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可见明确骨折线或骨碎片移位(灵敏度>95%)。
      • MRI检查确认胸椎骨折伴脊髓或韧带损伤(T2加权像高信号)。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创伤病史
      • 明确胸部直接暴力(如车祸方向盘撞击)或间接暴力(如高处坠落臀部着地)。
    • 典型体征
      • 局部骨擦感/骨擦音,反常呼吸运动(连枷胸),脊柱叩击痛(胸椎骨折)。
    • 疼痛特征
      • 深呼吸、咳嗽或体位改变时疼痛加重(VAS评分≥6分)。
  3. 阈值标准

    • 确诊: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
    • 高度疑似:无影像学证据时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
      • 创伤病史 + 局部骨擦感 + 胸廓挤压试验阳性。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
    │ 初步筛查(X线) │
    └───────┬───────┘

    ┌───────────────┐
    │ 确诊检查(CT) │
    └───────┬───────┘

    ┌─────────────────────┐
    │ 复杂损伤评估(MRI/三维重建) │
    └─────────────────────┘

  2. 判断逻辑

    • X线检查
      • 正位+斜位片可发现移位骨折(检出率约65%),但可能漏诊胸椎压缩性骨折。
      • 肋骨骨折需注意第7-10肋腋段重叠影,建议结合透视动态观察。
    • CT检查
      • 层厚≤1 mm的薄层扫描可识别细微骨折线(如青枝骨折)。
      • 三维重建用于评估连枷胸范围或胸椎骨折块移位程度。
    • MRI检查
      • T2序列高信号提示骨髓水肿(隐匿性骨折),STIR序列评估脊髓压迫。
  3. 特殊功能评估

    • 肺功能测试
      • 连枷胸患者FEV1/FVC比值下降>20%提示呼吸功能受损。
    • 神经电生理检查
      • 胸椎骨折伴下肢神经症状者需行肌电图评估神经根损伤。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炎症指标

    • 白细胞升高(>11×10⁹/L):提示可能合并肺部感染或组织损伤。
    • C反应蛋白升高(>10 mg/L):持续升高需警惕迟发性血胸或骨髓炎。
  2. 血气分析

    • PaO₂<60 mmHg:提示严重连枷胸导致的呼吸衰竭。
    • PaCO₂>50 mmHg:需评估是否需机械通气支持。
  3.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500 μg/L:需排查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患者风险增加)。
  4. 生化指标

    • 碱性磷酸酶升高(>125 U/L):老年患者需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 血钙降低(<2.1 mmol/L):提示需补充钙剂促进骨折愈合。

四、总结

  • 诊断核心:CT是确诊肋骨/胸椎骨折的金标准,MRI用于评估神经损伤。
  • 检查策略:X线初筛→CT确诊→MRI评估并发症的三阶梯模式。
  • 实验室价值:血气分析指导呼吸支持,D-二聚体筛查血栓,炎症指标监控感染。

参考文献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肋骨骨折诊疗指南(2023版)
《北美脊柱外科协会(NASS)》胸椎骨折评估共识
《急诊医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