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烧伤深度的腕或手烧伤Unspecified Burn of wrist or hand
编码ND95.Z
关键词
索引词Burn of wrist or hand、未特指烧伤深度的腕或手烧伤、腕或手烧伤、未特指程度的腕或手烧伤、腕和手二度腐蚀伤、腕和手未特指程度的腐蚀伤、手指烧伤、指甲烧伤、手烧伤、手腐蚀伤、掌烧伤、拇指烧伤、拇指指甲烧伤、腕烧伤、腕或手烧伤或腐蚀伤的后遗症
缩写ND95-Z、未特指烧伤深度腕或手烧伤
别名腕烧伤-未知深度、手烧伤-未知深度、腕部不明深度烧伤、手部不明深度烧伤、手腕不明深度烧伤、掌部不明深度烧伤、手指不明深度烧伤
未特指烧伤深度的腕或手烧伤(ND95.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烧伤部位确认:明确损伤位于腕部和/或手部解剖区域(包括手掌、手背、手指、腕关节)。
- 致伤因素确认:存在明确的热力、化学、电流或辐射等烧伤暴露史。
- 组织损伤证据:至少出现以下一项客观体征:
- 皮肤红斑(≥1%体表面积)
- 水疱形成(无论大小)
- 表皮缺失或焦痂形成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
- 局部灼痛(VAS评分≥4分)
- 功能障碍(握力下降≥30%或关节活动度受限≥50%)
- 体征进展性变化:
- 24小时内出现水疱扩大或渗出增加
- 48小时内出现肿胀加重(周径增加≥10%)
- 特殊暴露史支持:
- 化学烧伤:接触物质pH值≤2或≥12
- 电烧伤:电压≥100V或电弧接触史
- 典型症状:
-
排除标准:
- 明确记录烧伤深度(如"浅Ⅱ度"或"深Ⅲ度"等规范描述)
- 伴随需优先处理的危及生命损伤(如吸入性烧伤、>20%体表面积烧伤)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体格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创面评估]
B1 --> B11[水疱特征测量]
B1 --> B12[创缘炎性反应分级]
B1 --> B13[感觉测试]
C --> C1[X线平片]
C --> C2[超声检查]
C --> C3[CT/MRI]
D --> D1[握力测定]
D --> D2[关节活动度测量]
D --> D3[九柱孔测试]
判断逻辑说明:
-
体格检查:
- 水疱特征:薄壁透明水疱提示浅层损伤(支持浅Ⅱ度),厚壁浑浊水疱提示深层损伤(支持深Ⅱ度)
- 感觉测试:针刺痛觉消失提示真皮深层/皮下损伤(Allen试验阳性率>70%)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首选):
- 表皮层分离>0.5mm → 支持浅层烧伤
- 真皮层血流信号消失 → 提示深层损伤
- X线平片:排除合并骨折(发生率约15-25%)
- 超声检查(首选):
-
功能评估:
- 握力测定:较健侧下降>40%需警惕肌腱/神经损伤
- 九柱孔测试:完成时间延长>30%提示精细功能障碍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全血细胞计数:
- 白细胞>12×10⁹/L:提示创面感染或全身炎症反应(敏感性82%)
- 血小板<100×10⁹/L:预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见于>15%体表面积烧伤)
-
血清蛋白检测:
- 白蛋白<30g/L:预示创面愈合延迟(OR=3.2,95%CI 1.8-5.6)
- 前白蛋白<0.15g/L:急性期反应标志(24小时内敏感性91%)
-
炎症标志物:
- CRP>50mg/L:区分感染性/非感染性炎症(特异性89%)
- PCT>0.5ng/mL:细菌感染预警(阳性预测值94%)
-
电解质监测:
- 血钠<135mmol/L:警惕液体复苏不当或SIADH
- 血钾>5.5mmol/L:提示组织大量溶解(肌红蛋白尿风险)
-
创面分泌物培养:
- 铜绿假单胞菌阳性:需升级抗生素覆盖(手部烧伤常见定植菌)
四、诊断流程要点
- 初诊核心:必须满足"部位+致伤因素+组织损伤"三要素
- 深度评估:
- 超声测量表皮分离深度为金标准(替代组织活检)
- 感觉测试阴性者需48小时内复查
- 预警征象:
- 白蛋白持续下降+CRP升高 → 启动营养支持
- 握力进行性减退 → 紧急康复干预指征
参考文献:
- ISBI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Burn Care (2023)
- Journal of Burn Care & Research: Hand Burn Management Consensus
- WHO《国际烧伤分类临床实施指南》ICD-11配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