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烧伤深度的踝和足的烧伤Unspecified Burn of ankle or foot
编码ND97.Z
关键词
索引词Burn of ankle or foot、未特指烧伤深度的踝和足的烧伤、踝或足烧伤、踝或足烧伤和腐蚀伤、未特指程度的踝或足烧伤、踝或足未特指程度的腐蚀伤、踝或足二度腐蚀伤、踝烧伤、足烧伤、趾烧伤、踝或足烧伤或腐蚀伤的后遗症
缩写ND97-Z、Ankle-and-foot-burn-ND97Z
别名脚踝烧伤、脚掌烧伤、足踝烧伤、踝关节烧伤、脚面烧伤、足背烧伤
未特指烧伤深度的踝和足的烧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创面深度评估:通过专业烧伤评估工具(如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或组织活检明确烧伤深度。
-
必须条件(确诊核心):
- 明确致伤因素:确认接触热源、化学品、电流或辐射的暴露史。
- 典型部位损伤:损伤局限于踝关节和/或足部解剖区域(足背、足底、踝周)。
- 急性损伤特征:出现红斑、水疱、焦痂等典型烧伤创面表现。
-
支持条件(深度评估指标):
- 浅层损伤提示:
- 创面湿润伴剧痛(浅Ⅱ度烧伤阈值)
- 针刺试验阳性(痛觉敏感)
- 深层损伤提示:
- 创面干燥无痛(深Ⅱ度及以上阈值)
-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秒(Ⅲ度烧伤阈值)
- 面积评估:采用"九分法"测量烧伤体表面积(足部占3%,踝部占1%)。
- 浅层损伤提示: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创面评估]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创面深度检测] B1 --> B11(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B1 --> B12(创面活检) B --> B2[创面面积测算] C --> C1[X线检查] C --> C2[超声检查] C --> C3[MRI] D --> D1[关节活动度测量] D --> D2[步态分析]
-
创面评估:
-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 血流值<50 PU提示深Ⅱ度以上烧伤
- 血流值>150 PU提示浅Ⅱ度烧伤
- 创面活检:组织学见真皮深层坏死确诊深Ⅱ度
-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排除伴发骨折(常见于电击伤)
- 超声检查:评估皮下组织水肿程度(积液深度>3mm提示严重损伤)
- MRI:T2加权高信号提示深部软组织炎症
-
功能评估:
- 踝关节背屈<10°:提示跟腱区深度烧伤
- 步态周期异常:足跟离地期缩短提示足底烧伤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全血细胞计数:
- 白细胞>12×10⁹/L:提示创面感染或全身炎症反应
- 血红蛋白<100g/L:提示大面积烧伤后血液浓缩
-
血清电解质:
- 血钠<135mmol/L:提示烧伤后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
- 血钾>5.5mmol/L:提示深部组织溶解(Ⅲ度烧伤风险)
-
炎症标志物:
- CRP>50mg/L:提示继发感染或深部组织损伤
- 降钙素原>0.5ng/mL:提示革兰阴性菌感染风险
-
血清白蛋白:
- <30g/L:提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烧伤面积>10%)
-
尿肌红蛋白:
- 阳性:提示电击伤或深度烧伤致横纹肌溶解
四、诊断流程总结
- 初步诊断:基于典型创面表现+致伤因素暴露史
- 深度评估:必须通过专业工具量化(不可仅凭临床表现判断)
- 并发症筛查:面积>3%需监测电解质,功能障碍者需影像学评估
- 感染预警:WBC+CRP+PCT三联监测,创面培养指征:出现脓性分泌物
参考文献:
- 《Burns》杂志(2023)烧伤深度评估共识
- 美国烧伤协会《烧伤诊疗指南》2024版
- 欧洲创伤与急诊外科协会《电击伤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