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肩或上臂水平未特指血管的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blood vessels at shoulder or upper arm level
编码NC15.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blood vessels at shoulder or upper arm level、位于肩或上臂水平未特指血管的损伤、位于肩或上臂水平血管的损伤
缩写未特指血管损伤-肩或上臂、肩部-未特指血管损伤、上臂-未特指血管损伤
别名肩部血管伤-未具体说明、上臂血管损伤-未详述、肩或上臂血管问题-未明确、肩或上臂血管受损-未详、肩部或上臂血管受伤-未定性、肩部或上臂血管损害-未具体、肩或上臂血管创伤-未标明
位于肩或上臂水平未特指血管的损伤(NC15.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阳性:
- 直接显示血管断裂、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或造影剂外渗等直接征象(敏感性和特异性 >98%)。
- 手术探查直视确认:
- 术中明确血管壁破裂、血栓形成或异常交通(适用于开放性或复杂性损伤)。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阳性:
-
必须条件(核心确诊依据):
- 急性创伤史:
- 明确肩/上臂区域锐性、钝性或医源性外力作用(如切割、撞击、介入操作)。
- 典型体征组合:
- 局部进行性肿胀伴压痛 + 远端脉搏减弱或消失 + 皮肤苍白/发绀(三联征)。
- 急性创伤史: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搏动性出血(锐性损伤)或搏动性血肿(闭合性损伤)。
- 听诊连续性血管杂音(提示动静脉瘘)。
- 无创检查阈值:
- 踝肱指数(ABI)<0.9(提示动脉血流显著减少)。
-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中断/血栓(敏感性≥85%)。
- 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金标准"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金标准证据,需同时满足:
- 必须条件(急性创伤史 + 典型体征三联征)。
- ≥2项支持条件(如ABI异常 + 超声血流中断)。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 初步评估
├── 体格检查(脉搏触诊、血管杂音听诊)
└── 踝肱指数(ABI)测量 - 影像学检查
├── 彩色多普勒超声(首选无创)
├── CT血管成像(CTA,金标准替代)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金标准) - 术中评估
└── 手术探查(直视血管损伤)
判断逻辑:
- ABI测量:
- 异常(<0.9):提示动脉损伤可能,需立即影像学检查。
- 正常(≥0.9):不能完全排除静脉或小血管损伤。
- 彩色多普勒超声:
- 血流中断/血栓:直接支持动脉损伤诊断。
- 假性动脉瘤:显示"阴阳征"(血流进出瘤体)。
- CTA/DSA:
- 造影剂外渗:确诊血管破裂(CTA敏感性>97%)。
- 动静脉瘘:早期静脉显影 + 瘘管交通(DSA为金标准)。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红蛋白(Hb):
- 异常(男性<130 g/L,女性<120 g/L):
- 急性失血标志,下降>20 g/L需紧急输血。
- 异常(男性<130 g/L,女性<120 g/L):
- 白细胞计数(WBC):
- 升高(>10×10⁹/L):
- 提示继发感染或组织坏死(创伤后6小时出现)。
- 升高(>10×10⁹/L):
- C反应蛋白(CRP):
- 显著升高(>50 mg/L):
- 反映血管损伤后炎症反应,>100 mg/L警惕脓毒症。
- 显著升高(>50 mg/L):
- 凝血功能(PT/APTT):
- 延长(PT>14秒,APTT>35秒):
- 大量失血导致凝血因子消耗,需补充凝血物质。
- 延长(PT>14秒,APTT>35秒):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DSA或手术探查,结合三联征(肿胀、脉搏消失、皮肤改变)。
- 检查策略:
- 首选ABI+超声初步筛查,CTA/DSA确诊。
- 闭合性损伤需动态监测Hb(每2小时)防迟发出血。
- 实验室预警:
- Hb骤降、CRP>50 mg/L、WBC>12×10⁹/L提示需紧急干预。
参考文献:
- AT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指南第11版
- 《血管外科学》(美国血管外科学会权威教材)
- NEJM综述:Peripheral Vascular Trauma Management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