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颈部浅表损伤Other specified Superficial injury of neck

更新时间:2025-06-18 19:33:08
编码NA20.Y

关键词

索引词Superficial injury of neck、其他特指的颈部浅表损伤、颈擦伤、颈挫伤、颈部挫伤后遗症、颈部挫伤的晚期效应、颈部非热伤性水疱、颈部无毒昆虫咬伤、颈部浅表异物、颈部碎片、颈部浅表损伤后遗症、颈部浅表损伤的晚期效应、颈部血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缩写OTSCNI、其他特指颈部浅表损伤
别名特殊类型颈部表面伤、非典型颈部皮肤损伤、特别注明的颈部浅层创伤、特定种类颈部外部伤口

其他特指的颈部浅表损伤(ICD-11:NA2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明确创伤史:受伤后24小时内出现颈部损伤症状,且符合以下任一项:
      • 机械性外力作用(撞击、切割、压迫等)直接作用于颈部皮肤区域。
      • 微小异物穿透伤(如木刺、玻璃微粒残留于表皮层)。
    • 局部体征:至少存在以下两项客观体征:
      • 皮肤擦伤/浅表裂伤(长度≤5cm,深度未达皮下筋膜)。
      • 触痛局限在损伤区域(VAS评分≤5分)。
      • 皮下瘀斑(直径≤3cm且无进行性扩大)。
  2. 支持条件(临床特征)

    • 排除深层损伤
      • 无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颈部大血管搏动异常。
      • 无颈椎活动度显著受限(前屈/后伸活动度≥30°)。
    • 特殊类型损伤特征(符合任一项):
      • 非毒液性昆虫叮咬(局部丘疹直径≤1cm,无全身过敏反应)。
      • 浅表异物残留(超声显示异物深度≤3mm)。
  3. 阈值标准

    • 必须同时满足所有必须条件方可确诊。
    • 支持条件用于鉴别特异性损伤类型(如昆虫叮咬需排除毒蛛咬伤)。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
    │ 其他特指的颈部浅表损伤辅助检查体系 │
    ├──────────────┬──────────────┤
    │ 影像学检查 │ 实验室检查 │
    │ ├─X线平片 │ ├─血常规 │
    │ ├─超声检查 │ └─CRP │
    │ └─CT(必要时) │ │
    └──────────────┴──────────────┘

  2. 判断逻辑

    • X线检查
      • 阳性标准:发现皮下气肿或异物(金属类),但浅表异物检出率<5%。
      • 逻辑关联:阴性结果可排除骨折/深部异物,支持浅表损伤诊断。
    • 高频超声检查
      • 分层判断
      • 表皮层:显示擦伤处角质层缺损(深度<0.5mm)。
      • 真皮层:异物强回声伴"彗星尾"征(深度≤3mm)。
      • 皮下层:局灶性低回声区(血肿直径≤3cm)。
    • CT检查
      • 适应证:仅当超声无法明确异物位置或怀疑合并深部损伤时使用。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
      • 正常范围:4.0-10.0×10⁹/L
      • 异常意义:>10.0×10⁹/L提示合并感染(如蜂窝织炎),需抗生素治疗。
  2. C反应蛋白(CRP)

    • 正常范围:≤5 mg/L
    • 异常意义:5-20 mg/L提示局部炎症反应,>20 mg/L需排查深部感染。
  3. 血糖检测

    • 异常意义:随机血糖>11.1 mmol/L提示糖尿病,需警惕伤口延迟愈合风险。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优先原则:以创伤史和局部体征为核心诊断依据,影像学仅用于排除性诊断。
  2. 分层检查策略
    • 常规病例:仅需体格检查+创伤史采集。
    • 复杂病例:加做高频超声(异物评估)和血常规(感染筛查)。
  3. 实验室价值定位:血常规/CRP主要用于并发症监测,非诊断必需指标。

参考文献
WHO《损伤与中毒国际分类(ICD-11)》临床修订版
《创伤急诊诊疗规范(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20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