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眼睑或眼周区浅表损伤Other specified Superficial injury of eyelid or periocular area

更新时间:2025-06-19 04:31:43
编码NA00.1Y

关键词

索引词Superficial injury of eyelid or periocular area、其他特指的眼睑或眼周区浅表损伤、眼睑或眼周区非热伤性水泡、眼睑或眼周区无毒昆虫咬伤、眼睑或眼周区浅表性异物、眼睑或眼周区碎片
缩写NA00-1Y
别名眼睑浅表损伤、眼周区浅表损伤、眼睑非热伤性水泡、眼周区无毒昆虫咬伤、眼睑浅表性异物、眼周区碎片

其他特指的眼睑或眼周区浅表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临床特征确认
      • 眼睑或眼周区存在明确的浅表损伤体征(擦伤、挫伤、非感染性水泡、昆虫咬伤或浅表异物)。
      • 损伤局限于表皮层及附属结构,无深层组织(肌肉层、睑板)累及证据。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典型损伤类型:符合以下至少一种:
      • 表皮擦伤(皮肤表层剥脱,创面湿润无活动性出血)
      • 皮下挫伤(紫红色瘀斑伴压痛,无开放性伤口)
      • 非热伤性水泡(表皮层内无菌性液体积聚)
      • 无毒昆虫咬伤(中心叮咬点伴红斑丘疹)
      • 浅表异物嵌入(异物可见于表皮层)
    • 功能障碍证据
      • 眼睑肿胀导致睁闭眼困难(无眼球运动障碍或视力下降)。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症状关联性
      • 损伤区域出现疼痛(触碰/眨眼时加剧)、烧灼感、异物感或瘙痒。
      • 损伤后24小时内出现局部红斑/肿胀(范围与外力作用正相关)。
    • 诱因明确性
      • 近期外力作用史(碰撞、划伤)、化学物质接触史或昆虫暴露史。
    • 排除标准
      • 无深层组织损伤(如提上睑肌功能障碍、泪腺损伤)。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基础评估] A --> C[针对性检查] B --> B1[视力检查] B --> B2[裂隙灯检查] C --> C1[皮肤损伤类型鉴别] C --> C2[感染风险评估] C1 --> C1a[伍德灯检查:异物荧光显影] C1 --> C1b[皮肤镜:水泡/咬伤特征分析] C2 --> C2a[细菌培养:分泌物检测] C2 --> C2b[血清炎症标志物]

判断逻辑

  1. 裂隙灯检查

    • 判断逻辑
      • 确认损伤深度:表皮层损伤(无巩膜暴露/肌肉断裂)
      • 鉴别水泡性质:非热伤性水泡呈透明液囊(区别于感染性脓疱)
    • 结果解读
      • 阳性:表皮连续性中断/液体积聚 → 支持浅表损伤诊断
      • 阴性:深层组织暴露 → 需重新评估损伤分类
  2. 伍德灯检查

    • 判断逻辑
      • 金属/玻璃异物在紫外线下显荧光
      • 化学物质残留呈现特异性显色
    • 结果解读
      • 荧光阳性 → 定位浅表异物,指导清除
      • 无荧光 → 排除金属类异物
  3. 细菌培养

    • 判断逻辑
      • 粘液脓性分泌物提示继发感染
      • 培养阳性需结合临床表现(如发热/红肿加剧)
    • 结果解读
      • 阳性 + 红肿热痛 → 确诊继发感染
      • 阴性 + 无症状 → 排除细菌性并发症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升高(>10 mg/L):
      • 意义:提示显著炎症反应,需排查继发感染或过敏加重
      • 处理:局部抗炎治疗 + 密切观察肿胀变化
    • 血沉(ESR)增快(>20 mm/hr):
      • 意义:非特异性炎症活动,持续升高需警惕肉芽肿形成
      • 处理:超声评估深层组织受累
  2.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
      • 意义:细菌感染高风险(尤其中性粒细胞比例>75%)
      • 处理:经验性抗生素覆盖(如局部莫匹罗星)
  3. 过敏相关检测

    • 血清IgE升高(>100 IU/mL):
      • 意义:支持昆虫咬伤或接触性皮炎的免疫介导机制
      • 处理:抗组胺药物 + 避免过敏原暴露
  4.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显示皮下低回声区
      • 意义:血肿或严重水肿(深度>3mm提示累及浅肌层)
      • 处理:加压包扎 + 冷敷干预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核心路径
    • 临床表现(损伤类型+功能障碍) + 诱因史 → 初步诊断
    • 裂隙灯确认损伤深度 → 排除深层组织累及
  2. 预警指标
    • CRP>10 mg/L或脓性分泌物 → 启动感染排查
    • 睁眼困难持续>48小时 → 超声评估水肿程度
  3. 鉴别重点
    • 非热伤性水泡 vs 感染性脓疱(伍德灯/培养)
    • 浅表挫伤 vs 眼睑血肿(超声深度测量)

参考文献

  • 《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眼外伤章节
  • AAO(美国眼科学会)《眼睑损伤临床指南》
  • WHO《浅表性皮肤损伤管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