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腕或手水平其他特指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muscle, fascia or tendon at wrist or hand level

更新时间:2025-06-19 05:32:22
编码NC57.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muscle, fascia or tendon at wrist or hand level、位于腕或手水平其他特指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腕或手水平肌肉、筋膜或肌腱损伤后遗症、腕或手水平肌肉或肌腱损伤的晚期效应
缩写NC57Y
别名腕或手水平其他特指肌肉筋膜或肌腱损伤、手腕部特定肌肉筋膜或肌腱损伤、手掌特定肌肉筋膜或肌腱损伤、腕部特定肌肉筋膜或肌腱损伤、手部特定肌肉筋膜或肌腱损伤、腕手特定肌肉筋膜或肌腱损伤

位于腕或手水平其他特指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ICD-11: NC57.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征象
      • MRI显示肌腱连续性中断(完全断裂)或部分撕裂(T2加权像高信号)
      • 动态超声观察到肌腱滑动功能障碍或局部缺损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明确创伤史
      • 急性损伤:切割/牵拉/挤压事件(如刀具划伤、抓握坠落物)
      • 慢性损伤:职业性重复动作史(≥3个月,如打字、乐器演奏)
    • 特征性功能障碍
      • 主动与被动活动范围差异 >30%(如主动屈指受限而被动可屈曲)
      • 特定抗阻试验阳性(如抗阻伸腕诱发疼痛)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局部体征
      • 沿肌腱走行区压痛(敏感度90%-95%)
      • 肿胀伴皮温升高(急性期70%-80%)
    • 特征畸形
      • 锤状指(远指间关节屈曲)
      • 纽扣畸形(近指间关节过伸)
    • 诱发试验阳性
      • Finkelstein试验(桡骨茎突腱鞘炎)
      • Tinel征(腕管综合征相关肌腱损伤)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体格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视诊:肿胀/畸形) B --> B2(触诊:压痛/肌腱凹陷) B --> B3(动诊:关节活动范围) C --> C1(X线:排除骨折) C --> C2(超声:动态肌腱评估) C --> C3(MRI:软组织损伤分级) D --> D1(抗阻试验) D --> D2(抓握力测试) D --> D3(九孔柱测试)

判断逻辑

  1. 超声
    • 阳性标准:肌腱厚度增加 >30%,腱鞘积液 >2mm,滑动受限
    • 鉴别逻辑:可与对侧健肢对比,动态检查优于静态
  2. MRI
    • 分级标准
      • I级:腱周水肿(T2高信号)
      • II级:≤50%肌腱厚度撕裂
      • III级:>50%撕裂或完全断裂
    • 优势:评估合并损伤(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3. 功能测试
    • 九孔柱测试 >20秒完成 → 提示精细运动功能障碍
    • 抓握力较健侧下降 >40% → 提示严重肌腱损伤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血常规(WBC) 4-10×10⁹/L >10×10⁹/L提示合并感染(如开放性损伤),需抗生素治疗
CRP <5 mg/L >10 mg/L提示急性炎症反应或潜在类风湿活动,需进一步免疫筛查
ESR ♂<15 mm/h, ♀<20 mm/h >40 mm/h需排除系统性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肌腱病)
RF/抗CCP抗体 阴性 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肌腱损伤,需风湿科会诊
血糖(HbA1c) <6.0% >7.0%提示糖尿病性肌腱病,需控制血糖+康复治疗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首要步骤
    • 创伤史 + 特征性功能障碍 → 初步临床诊断
  2. 确诊关键
    • 超声/MRI显示肌腱结构异常 → 明确损伤分级
  3. 鉴别重点
    • 实验室异常(CRP/ESR/RF)→ 排除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继发性损伤
  4. 治疗导向
    • I-II级损伤:保守治疗(支具固定+康复)
    • III级损伤:手术修复(肌腱缝合/移植)

参考文献

  •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4版)腕与手部损伤章节
  • 《中华手外科杂志》肌腱损伤诊疗指南(2023)
  • ACR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Acute Hand and Wrist Trauma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