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腕或手的多种损伤Other specified Multiple injuries of wrist or hand
编码NC5A.Y
关键词
索引词Multiple injuries of wrist or hand、其他特指的腕或手的多种损伤
缩写其他特指腕或手多种损伤、其他特定腕手损伤、其他指定腕手多伤
别名腕手综合损伤、腕部手部复合伤、腕手多发伤、腕手多种伤、腕手多部位伤、腕手复杂伤、腕手多点损伤
(NC5A.Y)其他特指的腕或手的多种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影像学联合诊断:通过至少两种影像学检查(如X线+MRI)明确同时存在两种或以上不同类型的损伤(如骨折+韧带撕裂),且每种损伤均符合其特定诊断标准。
-
必须条件:
- 复合性损伤证据:单一创伤事件导致腕或手部≥2类损伤(如骨折+神经损伤)。
- 典型症状组合:
- 疼痛(VAS≥6分)伴功能受限(腕关节活动度≤50%正常值)
- 局部肿胀/畸形(肉眼可见或触诊确认)
- 影像学确诊:至少一种损伤经X线/CT证实(如骨折移位>2mm或关节脱位)。
-
支持条件:
- 损伤特异性体征(满足任意2项):
- 鼻烟窝压痛(舟状骨骨折)
- 腕尺侧压痛(TFCC损伤)
- 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神经损伤)
- 高危暴露史:
- 高能量创伤(跌倒手掌着地、重物压砸)
- 机械绞轧伤史(工业/运动场景)
- 炎症指标:CRP>10 mg/L或ESR>20 mm/h(提示急性损伤反应)。
- 损伤特异性体征(满足任意2项):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一级:影像学检查
├─ 二级:X线(首选)
│ ├─ 三级:腕关节正侧位
│ └─ 三级:手部斜位
├─ 二级:高级影像
│ ├─ 三级:CT(复杂骨折评估)
│ └─ 三级:MRI(软组织/神经损伤)
└─ 二级:动态评估
├─ 三级:超声(肌腱韧带实时观察)
└─ 三级:血管造影(可疑血管损伤)
一级:功能评估
├─ 二级:关节活动度测量
└─ 二级:神经电生理检查(EMG)
一级:实验室筛查
└─ 二级:炎症标志物(CRP/ESR)
判断逻辑:
- X线:
- 阳性标准:骨折线可见、关节间隙不对称>2mm、骨块移位。
- 局限性:隐匿性骨折(如舟骨)需CT补充。
- MRI:
- 韧带损伤:T2高信号+韧带连续性中断(如TFCC撕裂)。
- 神经压迫:神经束周水肿或卡压征象。
- 超声:
- 肌腱断裂:动态检查见肌腱回缩或连续性缺失。
- 血管造影:
- 异常意义:血管截断/造影剂外溢提示急需手术修复。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C反应蛋白(CRP):
- >10 mg/L:提示急性炎症反应,需排查感染或严重软组织损伤。
- >50 mg/L: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或深部感染。
- 血沉(ESR):
- >20 mm/h:支持创伤性炎症,持续升高需监测慢性并发症(如创伤性关节炎)。
- 血常规:
- WBC>11×10⁹/L:提示可能合并感染(尤其开放性损伤)。
-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升高:若伴肢体肿胀,需排除静脉血栓。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路径:
- 金标准:影像学确认≥2类损伤(如X线示Colles骨折 + MRI示TFCC撕裂)。
- 必须条件:高能量创伤史 + 疼痛/功能障碍 + 影像学证据。
- 鉴别重点:
- 单一损伤(如单纯桡骨骨折NC53) vs 复合损伤(NC5A.Y)。
- 预警征象:
- 血管搏动消失/进行性麻木 → 紧急血管造影。
- CRP持续升高 + 发热 → 排查化脓性关节炎。
参考文献:
- 《中华骨科杂志》创伤分册(2023版)
- AAOS《腕部损伤临床实践指南》
- 《实用手外科杂志》复合性腕手损伤诊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