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椎动脉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vertebral artery

更新时间:2025-06-19 03:38:57
编码NA60.1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vertebral artery、其他特指的椎动脉损伤
缩写其他特指椎动脉损伤、特指椎动脉损伤、椎动脉特指损伤
别名椎动脉特殊损伤、椎动脉特别损伤、椎动脉指定损伤

其他特指的椎动脉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阳性
      • 直接显示椎动脉结构异常(血管壁撕裂≥2mm、管腔闭塞>50%、假性动脉瘤形成或活动性造影剂外渗)。
    • 手术直视证据
      • 术中直接观察到椎动脉撕裂、断裂或假性动脉瘤。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外伤史
      • 明确颈部直接暴力史(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或医源性操作史(颈椎手术/介入治疗)。
    • 急性神经症状组合
      • 三联征:颈部剧痛(VAS≥7分) + 眩晕(伴头部转动加重) + 至少1项脑干症状(复视、共济失调、Horner综合征)。
    • 影像学支持证据
      • CTA/MRA显示椎动脉管腔不规则、双腔征(夹层)或血流中断;
      • 多普勒超声示血流速度差>40%(患侧vs健侧)。
  3. 阈值标准

    • 符合任意1项"必须条件"可确诊;
    • 若无直接证据,需同时满足:
      • 典型外伤史 + 急性神经三联征;
      • 至少2项影像学支持证据(如CTA异常+超声血流异常)。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B --> B1[金标准:DSA] B --> B2[一线筛查:CTA] B --> B3[无创评估:MRA] B --> B4[床旁初筛:多普勒超声] C --> C1[血常规] C --> C2[凝血功能] C --> C3[D-二聚体]

判断逻辑

  1. DSA

    • 造影剂外渗→提示活动性出血;双腔征→确诊夹层;截断征→提示闭塞。
    • 优先用于疑似破裂或需介入治疗者
  2. CTA

    • 管径不对称>1.5mm、管壁血肿厚度>3mm→支持夹层;
    • 需结合三维重建评估颈椎骨折与血管关系。
  3. MRA

    • 壁内血肿(T1高信号)+ 血流空信号缺失→亚急性期诊断;
    • 禁用于体内金属植入者
  4. 超声

    • 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或健患侧差>40%→提示重度狭窄;
    • 无血流信号+彩色混叠→提示闭塞。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血常规 Hb<100g/L 活动性出血或慢性失血 紧急输血+排查出血源
WBC>12×10⁹/L 组织损伤应激反应/继发感染 CRP验证+抗感染
凝血功能 PT>15s / APTT>40s 凝血功能障碍→增加介入治疗风险 纠正凝血功能后手术
D-二聚体>500μg/L 急性血栓形成/夹层进展 抗凝治疗禁忌→需影像学确认
炎症标志物 CRP>20mg/L 血管炎性反应或继发感染 联合血培养排除脓毒症

四、诊断路径总结

mermaid graph LR S[疑似病例] --> T{外伤史+神经症状} T -- 是 --> U[急诊CTA+超声] T -- 否 --> V[排除诊断] U -- 阳性 --> W[DSA确诊] U -- 不确定 --> X[MRA复查] W -- 确诊 --> Y[分型治疗]

核心原则

  • 金标准DSA不可替代,尤其拟行介入治疗时;
  • CTA阴性不能完全排除微小夹层(需72小时内复查);
  • D-二聚体>1000μg/L需警惕血栓蔓延风险。

参考文献

  1. AHA《脑血管损伤管理指南》(2023)
  2. JNS《颈椎血管损伤诊疗共识》
  3. NEJM综述:Traumatic Vertebral Artery Injur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