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胫后动脉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posterior tibial artery
编码NC95.2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posterior tibial artery、其他特指的胫后动脉损伤
缩写PTA-Injury、Tibial-Artery-Injury
别名胫后动脉伤、小腿后侧动脉损伤、足部供血动脉损伤、胫骨后侧血管损伤
其他特指的胫后动脉损伤(NC95.2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阳性:
- 直接显示胫后动脉损伤征象(断裂、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或内膜撕裂)。
- 手术探查确认:
- 术中直视下发现血管壁全层破裂、活动性出血或血栓栓塞。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阳性: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创伤史:明确的小腿后侧直接暴力伤、穿透伤或医源性操作史(如足踝手术)。
- 特异性体征:
- 内踝后方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双侧对比差异>50%)。
- 足底苍白/发绀伴皮温差≥2℃(患侧 vs 健侧)。
- 影像学证据:
- CTA/MRA显示胫后动脉连续性中断、对比剂外溢或管腔充盈缺损。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症状:
- 静息痛(VAS评分≥7分)或足底麻木感。
- 足趾屈曲无力(肌力≤3级)。
- 血流动力学改变:
- 多普勒超声示峰值流速下降>60%或血流信号消失。
- 缺血性神经损伤:
- 胫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针刺觉测试阳性)。
- 临床症状: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无创检查] A --> C[有创检查] B --> B1[多普勒超声] B --> B2[踝肱指数 ABI] B --> B3[CT血管成像 CTA] B --> B4[MR血管成像 MRA] C --> C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C --> C2[术中探查]
判断逻辑:
-
多普勒超声:
- 阳性标准:胫后动脉血流频谱消失或峰值流速<40 cm/s(正常参考值:50-100 cm/s)。
- 作用:初筛首选,阳性者需进一步CTA验证。
-
踝肱指数(ABI):
- 异常值:患侧ABI<0.9(正常:1.0-1.3),差值>0.15提示显著缺血。
- 逻辑:与健侧对比,排除基础血管病变干扰。
-
CTA/MRA:
- 关键征象:
- 血管截断征(特异性98%)
- 对比剂外溢(活动性出血标志)
- 假性动脉瘤(瘤体直径>2 cm需急诊处理)
- 局限性:金属植入物伪影影响MRA,肾功能不全慎用CTA。
- 关键征象:
-
DSA:
- 金标准价值:空间分辨率达0.2 mm,可同时行介入治疗。
- 适应证:CTA/MRA不确定或计划血管重建前。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升高(>0.5 mg/L):提示急性血栓形成,但需排除深静脉血栓。
- INR异常:抗凝治疗患者需调整目标值(建议维持1.8-2.5)。
-
血常规:
- 血红蛋白下降(男性<130 g/L,女性<120 g/L):提示活动性出血,每下降10 g/L≈失血400 mL。
- 血小板减少(<100×10⁹/L):增加自发性出血风险,需输注血小板阈值<50×10⁹/L。
-
炎症标志物:
- CRP>50 mg/L:提示合并感染或严重组织损伤,需排查脓毒性栓塞。
- PCT>0.5 ng/mL:特异性提示细菌感染,指导抗生素使用。
-
肾功能:
- 肌酐升高(>133 μmol/L):禁用碘对比剂CTA,首选MRA或超声。
四、诊断流程要点
- 急诊评估:
- "6P征"出现任一症状 → 立即行多普勒超声+ABI。
- 超声阳性/ABI<0.9 → 1小时内完成CTA。
- 确定性诊断:
- CTA确诊血管断裂 → 直接手术探查修复。
- CTA不确定 → DSA明确损伤类型。
- 特殊人群:
- 肾功能不全者:首选超声+MRA。
- 凝血功能障碍者:优先DSA(可即时栓塞止血)。
参考文献:
- 《创伤血管损伤诊疗指南(2021)》
- Rutherford《血管外科学》(第9版)
- J Trauma Acute Care Surg. 2019;86(2):332-340(休克预测模型)
-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22;63(1):88-95(CTA诊断准确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