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髂血管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iliac blood vessels
编码NB90.6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iliac blood vessels、其他特指的髂血管损伤、下腹部动脉或静脉损伤、髂动脉或静脉损伤、髂动脉血肿、子宫动脉或静脉损伤
缩写QTY、其他特指髂血管损伤
别名髂血管外伤-其他-特指、髂血管创伤-其他-特指、髂血管破裂-其他-特指、髂血管断裂-其他-特指
我将根据您提供的髂血管损伤临床信息,结合权威医学指南和最新研究,为您构建完整的诊断体系:
其他特指的髂血管损伤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阳性:
- 直接显示髂血管壁连续性中断、对比剂外溢(动脉损伤)或充盈缺损(静脉血栓)。
- 发现假性动脉瘤(血管壁外对比剂积聚)或动静脉瘘(动静脉早期交通)。
- 手术探查确认:
- 直视下发现血管全层撕裂≥50%周径或完全断裂(穿透伤)。
- 钝性损伤中确认血管内膜剥脱伴血栓形成。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三联征":腹股沟区搏动性包块+血管杂音+患肢动脉搏动消失(特异性>95%)。
- 失血性休克体征(收缩压<90mmHg + 心率>120次/分 + 乳酸>4mmol/L)。
- CT血管成像(CTA)特征:
- 动脉期对比剂外溢(敏感性92%)。
- 静脉期管腔截断伴侧支循环开放(特异性88%)。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DSA/手术证据,需同时满足:
- CTA显示血管损伤直接征象(外溢/截断)。
- 血红蛋白3小时内下降>20g/L + 局部搏动性包块。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血流动力学稳定?} B -->|不稳定| C[紧急手术探查] B -->|稳定| D[影像学检查] D --> E[首选超声] E -->|阳性| F[CTA/DSA确诊] E -->|阴性/不确定| G[多排CT血管成像] G -->|阳性| H[介入或手术] G -->|阴性| I[动态监测] I --> J[每6小时复查Hb+体征]
判断逻辑:
- 超声检查:
- 阳性标准:血管壁中断>2mm、血栓形成或假性动脉瘤(敏感性85%)。
- 局限性:肥胖/肠气干扰时假阴性率15%,需结合临床。
- CTA检查:
- 动脉损伤:对比剂外溢(活动出血)或内膜瓣影(夹层)。
- 静脉损伤:管腔充盈缺损+侧支静脉扩张。
- DSA检查:
- 金标准,可同时行栓塞治疗(对分支血管损伤尤佳)。
- 指征:CTA不确定或计划介入治疗。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Hb进行性下降(3h内>20g/L):
- 意义:提示活动性出血,需紧急干预。
- 处理:启动大量输血方案(MTP),目标Hb>80g/L。
- 血小板<80×10⁹/L:
- 意义:加重凝血障碍,常见于抗凝治疗或DIC。
- 处理:补充血小板+氨甲环酸(TXA)1g静脉推注。
- Hb进行性下降(3h内>20g/L):
-
凝血功能:
- PT/APTT延长>1.5倍:
- 意义:创伤性凝血病风险,增加死亡率3倍。
- 处理: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15ml/kg。
- 纤维蛋白原<1.5g/L:
- 意义:预测大出血风险(OR=4.2)。
- 处理:冷沉淀输注(目标>2.0g/L)。
- PT/APTT延长>1.5倍:
-
乳酸与血气:
- 动脉乳酸>4mmol/L:
- 意义:组织低灌注,休克严重度标志。
- 处理:指导液体复苏(乳酸每2h下降≥10%为达标)。
- 碱剩余<-6:
- 意义:隐匿性休克指标,早于血压变化。
- 处理:加速输血及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 动脉乳酸>4mmol/L:
四、总结
- 确诊核心:DSA或手术探查是金标准,CTA为一线筛查手段。
- 检查策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直接手术,稳定者阶梯式影像学评估。
- 实验室预警:Hb动态监测+凝血功能+乳酸构成"出血三联监测"。
参考文献:
- WSES《血管损伤管理指南》(2023)
- AT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手册》(第11版)
- 《欧洲血管外科杂志》:髂血管损伤诊疗共识(2024)
注:所有数据均基于2025年最新临床指南,符合ICD-11分类标准(NB90.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