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腋动脉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axillary artery

更新时间:2025-06-19 02:12:04
编码NC15.0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axillary artery、其他特指的腋动脉损伤
缩写OTAAI、其他特指腋动脉损伤
别名腋动脉特殊损伤、特定类型腋动脉损伤、指定类型的腋动脉伤害

其他特指的腋动脉损伤(NC15.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直接显示腋动脉损伤特征(如造影剂外溢、管腔中断、假性动脉瘤形成)。
    • 手术探查直视:术中确认血管断裂、血栓或内膜撕裂等结构性损伤。
  2. 必须条件(确诊核心)

    • 影像学证据:CTA/MRA/DSA中至少一项明确显示腋动脉损伤(狭窄率≥50%、管腔闭塞或造影剂外泄)。
    • 典型体征组合:桡动脉搏动消失 + 患肢收缩压比对侧降低≥20 mmHg。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

    • 创伤史:明确锐器伤、钝性冲击或医源性操作史(如肩部手术)。
    • 缺血症状:上肢苍白/发绀 + 感觉异常(麻木/刺痛)。
    • 实验室支持:D-二聚体>0.5 mg/L(纤维蛋白原等效单位)提示急性血栓。
  4. 阈值标准

    • 符合"金标准"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金标准证据,需同时满足:
      • 必须条件(影像学+体征)
      • ≥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一级筛查(床旁)
├─ 体格检查(脉搏、血压差、皮温)
├─ 踝肱指数(ABI)→ 异常则进入二级
二级无创影像
├─ 多普勒超声 → 异常则进入三级
├─ CTA(首选)
三级确诊
├─ DSA(金标准)
├─ MRA(肾功能受限者)

判断逻辑

  1. 多普勒超声
    • 血流速度骤降>50%提示狭窄,无血流信号提示闭塞。
    • 与CTA互补:超声定位损伤段,CTA评估全血管解剖。
  2. CTA
    • "双轨征"(内膜撕裂)或"新月形充盈缺损"(血栓)为特异性表现。
    • 敏感性98%,假阳性率<2%,优于MRA。
  3. DSA
    • 动态血流评估:发现微小造影剂外溢(出血量<1 ml/min)。
    • 介入治疗同步性:确诊后可直接栓塞或支架置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升高(>0.5 mg/L):提示急性血栓形成,需紧急抗凝。
    • FDP>10 μg/ml:继发性纤溶亢进,警惕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2. 血常规
    • 血红蛋白骤降(24h内↓>2 g/dL):提示活动性出血,需输血+手术干预。
    • 血小板<100×10⁹/L:增加自发性出血风险,慎用抗凝剂。
  3. 血气分析
    • 乳酸>2 mmol/L:组织缺血标志,需6小时内血管重建。
    • BE<-3:代谢性酸中毒,反映持续缺血损伤。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血管造影(DSA/CTA)直接显示损伤特征,结合脉搏消失+血压差体征。
  • 检查策略:超声初筛→CTA确诊→DSA治疗一体化,避免延误手术时机。
  • 实验室预警:D-二聚体+乳酸为缺血性损伤的双重生物标志物,异常值需紧急处理。

参考文献

  1.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外周动脉损伤管理指南》(2023)
  2. 《卢瑟福血管外科学》(第9版)动脉创伤章节
  3. 欧洲心血管影像协会(EACVI)《急诊血管CTA应用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