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肘或前臂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ies to the elbow or forearm
编码NC3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ies to the elbow or forearm、其他特指的肘或前臂损伤
缩写OTSEI、OTSAI
别名特殊肘伤、特殊前臂伤、特指肘伤、特指前臂伤、特定肘伤、特定前臂伤、明确肘伤、明确前臂伤
其他特指的肘或前臂损伤(NC3Y)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急性或持续性疼痛:
- 肘部或前臂区域突发或渐进性疼痛,尤其在旋转前臂、抓握或提拉动作时加重(高发,80%-95%)[1]。
- 疼痛可放射至腕部或肩部,部分患者描述为“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30%-50%)[2]。
-
活动受限:
- 肘关节屈伸受限,前臂旋前/旋后功能下降(常见于多发性损伤或骨折,70%-85%)[3]。
- 严重者出现“假性瘫痪”(见于儿童牵拉性损伤,如桡骨头半脱位,高发90%以上)[4]。
-
无力与疲劳感:
- 握力显著减弱,提物时易失手(与伸肌群损伤相关,50%-70%)[5]。
非典型症状
- 夜间痛或静息痛:
- 慢性损伤患者可能出现静息状态下钝痛(与骨化性肌炎或神经卡压相关,10%-20%)[6]。
- 感觉异常:
- 前臂尺侧或桡侧麻木、刺痛(提示合并神经损伤,如尺神经受压,5%-15%)[7]。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局部肿胀与畸形:
- 肘关节周围弥漫性肿胀,肱骨外上髁或内上髁压痛明显(高发,90%-95%)[8]。
- 特殊畸形如“靴状畸形”(肘关节后脱位)或“餐叉样畸形”(肱骨髁上骨折,儿童高发60%)[9]。
-
关节不稳定:
- 前臂轴向不稳定(Essex-Lopresti损伤三联征:桡骨头骨折+骨间膜撕裂+下尺桡关节脱位,发生率低但特异性高)[10]。
- 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尺侧副韧带损伤,40%-60%)[11]。
-
特定试验阳性:
- Mill征:被动屈腕、前臂旋前时肘外侧疼痛(肱骨外上髁炎,敏感性70%-85%)[12]。
- 夹纸试验:尺神经损伤时小指内收无力(特异性高,但发生率低5%-10%)[13]。
非典型体征
- 骨擦感或异常活动:
- 复杂骨折或脱位时可触及骨擦音(需影像学确认,20%-30%)[14]。
- 皮肤温度变化:
- 急性期局部皮温升高(与炎症反应相关,50%-70%)[15]。
影像学与实验室特征
-
X线检查:
- 骨折线(如桡骨头骨折、尺骨冠状突骨折)或关节对位异常(检出率:90%-95%)[16]。
- 脂肪垫征(“帆船征”)提示关节积血(敏感性80%)[17]。
-
CT/MRI:
- 三维重建显示隐匿性骨折(如儿童骨骺损伤,漏诊率约15%)[18]。
- 软组织评估:骨间膜撕裂、韧带连续性中断(MRI敏感性>90%)[19]。
-
超声检查:
- 动态评估肌腱撕裂或滑囊炎(特异性85%-90%)[20]。
-
神经电生理检测:
- 尺神经或桡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神经卡压时阳性率30%-40%)[21]。
注释
- 儿童损伤特点:骨骺未闭合,易发生Salter-Harris型骨折;牵拉性损伤(如桡骨头半脱位)占幼儿肘部损伤的20%-30%[22]。
- 慢性并发症风险:未及时治疗的损伤可进展为骨化性肌炎(5%-15%)或肘关节僵硬[23]。
- 高危人群:体力劳动者、投掷运动员及骨质疏松患者需警惕多发性损伤[24]。
参考文献
[1]《中华手外科杂志》前臂三联征研究(2016);
[2] Roles & Maudsley桡管综合征分析(1972);
[3] 积水潭医院肘关节损伤诊疗指南(2019);
[4]《Journal of Hand Surgery》儿童牵拉肘研究(2001);
[5] Werner & Lister桡神经卡压研究(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