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腕或手水平其他特指部位的骨折Other specified Fracture at wrist or hand level

更新时间:2025-06-18 15:55:05
编码NC53.Y

关键词

索引词Fracture at wrist or hand level、位于腕或手水平其他特指部位的骨折、多发性腕骨骨折、腕或手部水平骨折后遗症、手指或拇指骨折后遗症、腕多处骨折,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腕多处骨折
缩写腕或手水平其他特指部位骨折、腕手水平特指骨折
别名腕部特殊骨折、手部特殊骨折、腕或手特定部位骨折、腕或手特指骨折、腕或手水平特殊骨折

位于腕或手水平其他特指部位的骨折(NC53.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确诊
      • X线检查:正位、侧位及斜位片显示腕部或手部明确骨折线(如三角骨骨折线、头状骨碎裂或指骨基底部骨折)。
      • CT检查:对隐匿性或复杂性骨折(如关节内骨折、粉碎性骨折),CT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骨折形态及移位程度。
  2. 支持条件(临床与体征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局部剧烈疼痛伴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尤其腕关节背伸或抓握动作)。
      • 畸形(如台阶状畸形、成角畸形)或异常活动(非关节处骨擦感)。
      • 功能障碍(握力下降≥50%,手指活动范围减少≥30%)。
    • 高风险诱因
      • 近期外伤史(如跌倒时手掌撑地、直接暴力撞击)。
      • 骨质疏松(T值≤-2.5)或慢性劳损(如长期手部振动工具使用)。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影像学不明确(如细微骨折),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 伤后1-2周复查X线显示骨折线或骨痂形成。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 X线(首选)
    │ ├─ 正位:评估骨折线方向及腕骨对位
    │ ├─ 侧位:观察掌骨/指骨成角畸形
    │ └─ 斜位:检测隐匿性关节内骨折
    ├─ CT(复杂病例)
    │ ├─ 薄层扫描(层厚≤1 mm)
    │ └─ 三维重建:规划手术入路
    └─ MRI(怀疑软组织损伤)
    ├─ T1加权:显示骨折线及骨髓水肿
    └─ T2加权/STIR:评估韧带撕裂或肌腱损伤

  2. 判断逻辑

    • X线阴性但症状持续:需结合临床体征(如轴向叩击痛阳性)建议复查或行CT/MRI。
    • CT显示关节面台阶≥2 mm:提示需手术复位以避免创伤性关节炎。
    • MRI发现舟月韧带撕裂:需评估腕关节稳定性,可能需韧带修复术。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提示开放性骨折继发感染风险。
    • 血红蛋白下降(男性<130 g/L,女性<120 g/L):需警惕复合伤或隐匿性出血。
  2.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升高(>10 mg/L):提示急性炎症反应,需排除感染。
    • 血沉(ESR)加快(>20 mm/h):持续升高可能提示骨髓炎(罕见)。
  3. 骨代谢指标(选择性检查):

    • 血清钙/磷异常:辅助评估骨质疏松(老年患者需测骨密度)。

四、总结

  • 确诊核心:影像学(X线/CT)直接显示骨折线,结合外伤史及典型症状。
  • 检查优先级:X线为首选,复杂病例升级至CT,软组织损伤加做MRI。
  • 实验室意义:主要用于排除感染或评估全身状况,非诊断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 《AO骨折分型手册》(第8版)
  • 《中华骨科杂志:腕部骨折诊疗专家共识(2023)》
  • 《实用手外科诊断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