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胃内异物Other specified Foreign body in stomach
编码ND73.2Y
关键词
索引词Foreign body in stomach、其他特指的胃内异物
别名胃内异物-其他特指类型、胃内异物-特定类型、胃内异物-指定类型、胃内异物-特指类型、胃内异物-特别指定类型
其他特指的胃内异物 (ND73.2Y)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胃镜直视下异物确认:
- 通过胃镜检查直接观察到胃腔内存在非食物性异物(如金属、毛发球、柿石等),并明确其性质、位置及嵌顿情况。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腹部CT三维重建清晰显示异物形态、大小及与胃壁的关系(如穿透征、包埋征)。
- 胃镜直视下异物确认: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客观异物证据:
- X线/CT确认异物存在(金属异物直接显影;非金属异物需结合造影剂充盈缺损)。
- 明确吞服史或危险因素:
- 患者自述或见证者确认吞服异物史,或存在高危因素(如精神疾病、假牙佩戴、儿童误吞史)。
- 客观异物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辅助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上腹部疼痛(持续≥24小时)伴恶心/呕吐(敏感度>85%)。
- 消化道梗阻征象:餐后腹胀、早饱感、反复呕吐未消化食物。
- 特征性体征:
- 上腹部压痛(强度与异物尖锐度正相关)。
- 可触及包块(毛发球/柿石直径>4cm时检出率>60%)。
- 并发症证据:
- 实验室炎症标志物:CRP>20mg/L或WBC>12×10⁹/L。
- 出血征象:便潜血阳性或血红蛋白下降>2g/dL。
- 典型症状组合: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疑似胃内异物] --> B{首选检查}
B --> B1[腹部X线平片] --> 金属/高密度异物
B --> B2[胃镜检查] --> 直接确诊+治疗
A --> C{次选/补充检查}
C --> C1[CT扫描] --> 异物三维定位+并发症评估
C --> C2[钡餐造影] --> 透X线异物显影
A --> D{实验室检查}
D --> D1[血常规+CRP]
D --> D2[便潜血]
D --> D3[肝肾功能]
判断逻辑:
- 腹部X线:
- 阳性:金属/电池/玻璃直接显影 → 确诊并评估位置。
- 阴性:需结合钡餐(充盈缺损>2cm)或CT(低密度团块)。
- 胃镜检查:
- 急诊指征:电池/磁性异物/尖锐物 → 需24小时内取出。
- 择期指征:光滑异物直径<2.5cm → 可观察72小时。
- CT扫描:
- 穿孔征象:胃周脂肪条纹征+游离气体 → 需外科会诊。
- 嵌顿征象:异物与胃壁夹角>90° → 内镜取出失败风险高。
三、实验室检查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阈值 | 临床意义 |
---|---|---|
血常规 | ||
- WBC | >12×10⁹/L | 提示异物继发感染或穿孔性腹膜炎 |
- 血红蛋白 | 下降>2g/dL | 支持黏膜溃疡出血(尖锐异物风险更高) |
炎症标志物 | ||
- CRP | >20mg/L | 反映异物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 |
- ESR | >40mm/hr | 慢性异物滞留的炎症指标 |
凝血功能 | ||
- PT延长 | >正常值1.5倍 | 警惕异物损伤血管导致活动性出血 |
肝肾功能 | ||
- ALT/AST升高 | >3倍正常值 | 继发于穿孔的腹腔感染或脓毒症 |
- 肌酐升高 | >130μmol/L | 提示脱水或感染性休克导致的肾灌注不足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路径:
- 吞服史 + 影像学/内镜直接证据 → 立即确诊。
- 鉴别重点:
- 金属异物:X线首选(避免CT伪影)。
- 有机异物(毛发球/柿石):胃镜+CT联合确诊。
- 急诊预警:
- 电池/磁性物:6小时内取出(电解液泄漏风险)。
- 尖锐物:24小时内取出(穿孔率>35%)。
参考文献: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胃内异物处理专家共识(2023)
- ACG临床指南:消化道异物管理(2022)
- 欧洲胃肠内镜学会(ESGE)异物取出指南(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