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道内异物Other specified Foreign body in alimentary tract
编码ND73.Y
关键词
索引词Foreign body in alimentary tract、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道内异物
缩写消化道内异物、消化道异物、GI-foreign-body
别名消化道异物症、消化道异物滞留、消化道异物存留、消化道异物嵌顿、消化道异物阻塞、胃肠道异物、胃肠道异物症、胃肠道异物滞留、胃肠道异物存留、胃肠道异物嵌顿、胃肠道异物阻塞
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道内异物(ND73.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内镜直视下发现异物:通过小肠镜或术中内镜直接观察到消化道非常见解剖部位(如空肠、回肠、盲肠)的异物存在。
- 手术探查确认:外科手术中明确发现异物嵌顿并取出。
-
必须条件:
- 典型临床表现:
- 腹痛(定位与异物所在解剖区域一致,如右下腹痛提示回盲部异物)。
- 肠梗阻症状(呕吐胆汁样物、停止排气排便)。
- 影像学证据:
- CT扫描显示消化道管腔内高密度影伴局部肠壁水肿或穿孔征象。
- X线平片发现不透射线性异物(如金属、纽扣电池)。
- 典型临床表现:
-
支持条件:
- 高危暴露史:
- 明确误吞史(儿童玩具部件、成人鱼骨/枣核摄入)。
- 医源性操作史(近期内镜治疗、肠道支架置入)。
- 实验室炎症标志物:
- 白细胞计数 >12×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 >80%。
- C反应蛋白(CRP) >50 mg/L。
- 高危暴露史: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影像学检查
├── X线平片(首选筛查)
├── CT扫描(金标准)
└── 超声(儿童/孕妇)
└── 内镜检查
├── 胃镜(排除上消化道来源)
└── 小肠镜(深部小肠异物)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CRP
└── 腹部体征动态监测 -
判断逻辑:
- X线平片:
- 阳性判断:发现高密度影(金属、玻璃),需结合临床症状定位(如右下腹异物提示回盲部嵌顿)。
- 局限性:无法检测透光异物(木制品、塑料)。
- 增强CT:
- 关键征象:肠腔内异物影+周围脂肪条索征(炎症反应)或游离气体(穿孔)。
- 敏感性:95%以上(包括透光异物)。
- 超声检查:
- 特征表现:肠壁分层结构破坏伴后方声影(植物性异物)。
- 适用场景:儿童急诊初步评估。
- 气囊辅助小肠镜:
- 适应证:CT明确异物但非手术治疗失败者。
- 禁忌证:腹膜刺激征阳性(提示需急诊手术)。
- X线平片: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白细胞计数 | 4-10×10⁹/L | >12×10⁹/L提示细菌感染(如肠穿孔继发腹膜炎) |
中性粒细胞比例 | 40%-75% | >80%提示急性炎症反应 |
C反应蛋白 | <10 mg/L | >50 mg/L提示严重组织损伤或化脓性感染 |
降钙素原 | <0.05 ng/mL | >0.5 ng/mL提示全身性细菌感染 |
便潜血试验 | 阴性 | 阳性提示消化道黏膜侵蚀性损伤(尖锐异物) |
四、分型诊断标准
-
按并发症分级:
- Ⅰ级(无并发症):异物存留 <72小时,无发热/腹膜刺激征。
- Ⅱ级(局部炎症):CRP >50 mg/L,CT显示肠壁水肿但无穿孔。
- Ⅲ级(严重并发症):存在肠梗阻、穿孔或脓毒症休克。
-
按异物性质分类:
- 高危型:长径 >5 cm、锐利边缘、纽扣电池、多枚磁铁(需24小时内干预)。
- 低危型:圆钝小物件(直径 <2.5 cm),可尝试保守观察。
五、注意事项
- 儿童特殊评估:对无法表述症状的患儿,需重点关注呕吐物性质(是否含胆汁)及腹部平片肠气分布。
- 医源性异物溯源:对支架移位或胶囊内镜滞留病例,需调阅既往介入治疗记录。
- 异物迁移监测:胃内尖锐异物需每6小时复查影像,评估是否向远端迁移。
参考文献:
- 《中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2023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外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肠梗阻章节)
- WHO《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消化系统疾病条目
- 《急诊影像学:腹部急症CT诊断标准》Radiology临床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