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其他部位的异物Other Foreign body in respiratory tract
编码ND72.Y
关键词
索引词Foreign body in respiratory tract、呼吸道其他部位的异物、由于异物造成的窒息、气道异物引起的窒息、呼吸道黏液窒息、黏液窒息、痰窒息、黏液吸入、呕吐导致的窒息,哽咽、因食物反流而窒息、吸入液体或呕吐物NOS、食物窒息、食物哽咽、食物的窒息或勒死、肺黏液窒息
缩写呼吸道异物、气道异物
别名气管异物、支气管异物、喉部异物、下呼吸道异物、上呼吸道异物
呼吸道其他部位异物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支气管镜直接可视化:
- 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异物并成功取出(确诊率>95%)。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CT三维重建清晰显示异物形态、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敏感性90%-95%)。
- 支气管镜直接可视化:
-
支持条件(临床与辅助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突发剧烈呛咳伴呼吸困难(70%-90%)。
- 局部哮鸣音或呼吸音减弱(听诊异常,70%-90%)。
- 间接影像学证据:
- X线显示肺气肿、肺不张或纵隔摆动(特异性>80%)。
- 明确异物吸入史:
- 发病前有误吸小物件、进食呛咳或特殊行为(如口含笔帽)。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任意一项"必须条件"。
- 高度疑似:同时满足以下三项:
- 典型临床表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
- 影像学间接征象(如单侧肺气肿)。
- 明确异物吸入史。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病史与体格检查)
A --> C(影像学筛查)
B --> D[听诊异常?]
C --> E[X线胸片]
E --> F{是否发现异物/间接征象?}
F -->|是| G[确诊/干预]
F -->|否| H[高分辨率CT]
H --> I{CT是否明确异物?}
I -->|是| G
I -->|否| J[支气管镜检查]
J --> K[金标准确诊]
判断逻辑:
-
病史与体格检查:
- 逻辑:突发呛咳+异物吸入史→高度提示异物可能;听诊局部哮鸣音→定位阻塞部位。
- 关系:阳性结果需立即影像学验证。
-
X线胸片:
- 逻辑:
- 直接征象(金属/骨性异物显影)→确诊。
- 间接征象(肺气肿/肺不张)→提示阻塞性病变,需进一步CT或支气管镜。
- 局限:透光异物(如塑料)检出率仅30%-50%。
- 逻辑:
-
高分辨率CT:
- 逻辑:
- 三维重建显示异物形态→直接确诊(敏感性90%-95%)。
- 周围炎症浸润/肉芽肿→提示异物滞留时间>72小时。
- 关系: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异物,需结合支气管镜。
- 逻辑:
-
支气管镜检查:
- 逻辑:
- 直接发现异物→金标准确诊。
- 黏膜溃疡/肉芽肿→提示异物长期滞留。
- 关系:所有疑似病例的终极确诊手段。
- 逻辑: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
- 意义:提示继发细菌感染(如肺炎),需抗生素治疗。
- 处理:立即行病原学培养+药敏试验。
- 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75%):
- 意义:急性炎症反应标志,支持异物刺激。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
-
C反应蛋白(CRP):
- 显著升高(>50 mg/L):
- 意义:反映组织损伤或感染严重程度,>100 mg/L提示脓肿形成风险。
- 处理:需紧急影像学评估并发症。
- 显著升高(>50 mg/L):
-
动脉血气分析:
- 低氧血症(PaO₂<60 mmHg):
- 意义:严重气道阻塞导致呼吸衰竭。
- 处理:立即氧疗+准备支气管镜取异物。
- 低氧血症(PaO₂<60 mmHg):
-
痰液检查:
- 脓性痰+革兰染色阳性菌:
- 意义:继发细菌性肺炎证据。
- 处理:根据培养结果靶向抗生素治疗。
- 脓性痰+革兰染色阳性菌: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支气管镜或CT直接证据,避免依赖单一临床症状。
- 检查路径:
- 首选X线筛查→阴性或可疑时升级CT→仍不明确时行支气管镜。
- 实验室价值:
- 血常规/CRP异常提示感染并发症,但不替代影像学/内镜诊断。
- 血气分析用于评估呼吸功能衰竭风险。
参考文献:
- 《实用内科学》(第16版)呼吸系统异物章节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9版)气道异物管理指南
- IDSA《下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