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骨多处骨折Multiple fractures of metacarpal bones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NC53.4

关键词

索引词Multiple fractures of metacarpal bones、掌骨多处骨折、掌骨多部位骨折
同义词fracture of multiple sites of metacarpus
缩写掌骨多发骨折
别名掌骨多处断裂、掌骨多处折断、掌骨多部位断裂、掌骨多部位折断

掌骨多处骨折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X线或CT检查明确显示至少两块或更多掌骨同时发生骨折。
  2. 支持条件(临床与体征依据)

    • 典型症状
      • 急性疼痛:患者通常会立即感受到受伤区域剧烈且持续性的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时更为明显。
      • 肿胀与淤血:随着出血增加,掌部逐渐出现肿胀,并可能伴随皮下青紫。
      • 功能障碍:受伤的手掌难以正常弯曲或伸展,抓握能力显著下降。
    • 典型体征
      • 畸形:严重病例下,可观察到掌骨区域存在明显变形或突起。
      • 触痛明显:检查时轻按骨折处会有强烈痛感。
      • 异常活动:如果骨折端有移位,可能会出现异常活动,如假关节活动。
      • 骨擦音或骨擦感:在某些情况下,活动骨折端可听到骨擦音或触及骨擦感。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症状(急性疼痛+肿胀/淤血+功能障碍)。
      • 典型体征(畸形+触痛明显+异常活动或骨擦音/骨擦感)。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
      • 异常意义:明确显示骨折的位置、类型和移位情况,是诊断掌骨多处骨折的首选方法。
    • CT检查
      • 异常意义:对于复杂性骨折或隐匿性骨折,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折信息,有助于手术规划。
    • MRI检查
      • 异常意义:评估软组织损伤(如肌腱、韧带损伤),特别是在怀疑合并其他软组织损伤时。
  2. 临床鉴别检查

    • 功能评估
      • 判断逻辑:通过手部功能测试(如捏力、握力测试)评估手指对合功能和手掌功能,以确定损伤程度。
    • 神经血管检查
      • 判断逻辑:评估是否有神经损伤(如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或血管损伤(如指动脉损伤),以排除并发症。
  3. 流行病学调查

    • 受伤史追溯
      • 判断逻辑:明确受伤机制(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增强诊断指向性。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阳性:直接确诊掌骨多处骨折。
    • CT检查阳性:提供详细骨折信息,特别是对于复杂性骨折。
    • MRI检查阳性:评估软组织损伤,尤其是肌腱、韧带损伤。
  2.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局部炎症反应,但非特异性。
    • 血沉(ESR)升高:提示炎症活动,但非特异性。
  3.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感染或炎症反应,但非特异性。
  4. 电解质和肾功能检查

    • 电解质紊乱:评估是否存在电解质失衡,特别是在多发性创伤患者中。
    • 肾功能异常:评估是否有肾脏损伤,特别是在高能量创伤患者中。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影像学证据(X线或CT),结合典型症状及体征。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X线、CT、MRI)和临床评估(功能测试、神经血管检查)为主,避免依赖单一实验室指标。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影像学结果(如骨折位置、类型和移位情况)。

权威依据:《骨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创伤骨科学》、《临床骨科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