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身体区域的神经损伤Injury of nerve of unspecified body region
编码ND56.4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nerve of unspecified body region、未特指身体区域的神经损伤、神经创伤性损伤、神经、神经丛和神经根的损伤、神经损伤,未特指部位、神经损害NOS、神经损伤NOS、周围神经损伤、创伤性神经分离、创伤性骨髓出血、创伤性短暂性麻痹、急性创伤性上行性麻痹、神经裂伤,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同义词injuries to nerves, nerve plexuses and roots、injury to nerves, unspecified site、nerve damage NOS、Injury of nerve NOS、Traumatic injury of nerves
缩写NOS神经损伤、NOS周围神经损伤
别名神经受损、神经外伤、神经创伤、未特指部位的神经损伤、不明位置的神经损伤、不确定区域的神经损伤、未明确身体部位的神经损伤
(ND56.4)未特指身体区域的神经损伤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感觉异常:
- 麻木感或针刺感(高发,约80%-90%),多沿受损神经支配区域分布。
- 烧灼样疼痛或电击样痛(常见于急性期,60%-75%)。
- 运动功能异常:
- 肌力减退(中高发,约70%-85%),表现为持物不稳、步态异常等。
- 肌肉抽搐或痉挛(较少见,20%-30%)。
非典型症状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局部皮肤温度调节异常(如发凉或潮热)(15%-25%)。
- 排汗异常(多汗或无汗)(10%-20%)。
- 神经痛放射:
- 疼痛向远端放射(如臂丛损伤时放射至手指)(特异性高,但仅见于部分神经损伤,约25%-4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神经支配区功能障碍:
- 浅感觉减退:痛觉、触觉阈值升高(Tinel征阳性率约60%-80%)。
- 深感觉障碍:位置觉、振动觉减退(常见于粗大神经损伤,50%-65%)。
- 运动系统异常:
- 肌张力降低伴肌萎缩(慢性损伤特征,出现率40%-60%)。
-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如桡骨膜反射、膝跳反射等)(高发,约75%-90%)。
非典型体征
- 营养性改变:
- 皮肤变薄、毛发脱落(晚期表现,约10%-15%)。
- 甲床营养不良(出现率5%-10%)。
- 神经干压痛:
- 沿神经走行区可触及明显压痛点(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仅30%-45%)。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电生理检查
- 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异常率:约85%-9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50m/s提示显著损伤。
- F波潜伏期延长(敏感性:60%-75%)。
- 影像学表现
- MRI神经水肿征象(T2加权像高信号)(检出率:约70%-85%)。
- 超声显示神经连续性中断(完全断裂时特异性达90%以上)。
注: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与损伤类型密切相关——神经失用(Neurapraxia)多表现为短暂功能障碍(4-6周恢复),轴突断裂(Axonotmesis)需3-6个月再生修复,神经断裂(Neurotmesis)则必须手术干预。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易出现痛性感觉异常(文献来源:《中华骨科杂志》2022年神经损伤专题;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周围神经损伤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