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摄入性损伤,不伴穿孔Ingestion injury of stomach without perforation

更新时间:2025-06-19 05:32:26
编码NB91.53

关键词

索引词Ingestion injury of stomach without perforation、胃摄入性损伤,不伴穿孔
缩写胃摄入性损伤-NP
别名胃内异物损伤-无穿孔、胃因摄入物体导致的损伤-未发生穿孔、非穿孔性胃摄入伤

胃摄入性损伤,不伴穿孔(NB91.53)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内镜检查阳性
      • 胃镜下直接观察到胃黏膜损伤证据(充血、水肿、糜烂或浅表溃疡),且排除穿透性损伤。
      • 损伤特征需符合摄入性病因(如异物嵌顿处黏膜撕裂、化学性烧伤的黏膜苍白坏死区)。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暴露史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急性上腹痛(烧灼样/刺痛)伴恶心呕吐(含咖啡渣样物或鲜血)。
      • 黑便或呕血等消化道出血表现(发生率60%-80%)。
    • 明确暴露史
      • 发病前24-72小时有摄入异物、腐蚀性物质、过热食物或NSAIDs/酒精史。
    • 影像学支持
      • CT显示胃壁局部增厚(>5mm)伴黏膜分层模糊,但无游离气体或腹腔积液。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无法行内镜,需同时满足:
      • 典型症状(上腹痛+呕吐/出血)
      • CT显示胃壁异常+暴露史明确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疑似胃摄入性损伤] --> B{首选检查} B --> C[胃镜检查] B --> D[急诊CT] C --> E[黏膜损伤分级] D --> F[评估穿孔征象] E --> G[确定损伤范围] F --> H[排除穿孔] G & H --> I[制定治疗方案] A --> J[补充检查] J --> K[腹部X线] J --> L[血常规+便隐血] K --> M[异物定位] L --> N[出血评估]

判断逻辑

  1. 胃镜检查

    • 阳性:黏膜糜烂(LA分级A/B)、溃疡(直径<2cm)、异物嵌顿 → 确诊并指导异物取出
    • 阴性:需排查其他急腹症(如胰腺炎)
  2. 腹部CT(增强)

    • 胃壁增厚+黏膜强化减弱:提示黏膜层损伤(特异性>85%)
    • 胃周脂肪条纹征:支持炎症但排除穿孔(敏感性90%)
  3. 腹部X线

    • 仅用于金属异物初筛(阳性率<30%),阴性不排除损伤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白细胞升高(>10×10⁹/L):提示化学性损伤继发炎症(需警惕感染)
    • 血红蛋白下降(较基线↓>20g/L):活动性出血标志,需紧急内镜
  2. 便隐血试验

    • 阳性:即使无肉眼出血,也提示黏膜微损伤(特异性98%)
  3. 炎症标志物

    • CRP>50mg/L:预示损伤严重度,>100mg/L需监测穿孔风险
  4. 凝血功能

    • PT延长:大量出血时消耗性凝血障碍,需补充凝血因子

四、诊断要点总结

  • 金标准:胃镜直视下黏膜损伤评估(务必在暴露后24-48小时内完成)。
  • 关键鉴别:CT排除穿孔(游离气体/腹腔积液阴性)。
  • 实验室预警:血红蛋白动态监测指导输血,CRP评估炎症程度。
  • 禁忌:疑似腐蚀性损伤时禁止催吐/洗胃,避免二次损伤。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ACG).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Acute Upper GI Bleeding (2024)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CD-11 Clinical Descriptions (2025)
  3. Laine L, et al. Gastric Injury from Caustic Agents. Gastroenterology (2023)
  4. UpToDate. Approach to Foreign Body Ingestio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