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异物Foreign body in oesophagus
编码ND73.1
关键词
索引词Foreign body in oesophagus、食管异物
缩写FE、食管异物症
别名误吞异物、食管阻塞、食道阻塞、食管卡住、食道卡住、食物卡喉、鱼刺卡喉、骨头卡喉
食管异物(ND73.1)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吞咽困难:
- 完全性梗阻时无法吞咽唾液或液体(发生率:高,70%-90%)。
- 部分梗阻者仍可进流食或半流食(发生率:低,10%-30%)。
- 常见于异物较大或嵌顿于食管狭窄处(如食管入口或贲门)。
-
胸骨后疼痛或异物感:
- 尖锐异物(如鱼刺、骨片)引发剧烈锐痛(发生率:高,60%-80%)。
- 钝性异物(如硬币、假牙)表现为胀痛或压迫感(发生率:中等,40%-60%)。
-
反流与流涎:
- 唾液分泌增多且无法下咽(完全梗阻时发生率:90%以上)。
- 反流食物或血性分泌物(若黏膜损伤,发生率:20%-30%)。
非典型症状
-
呼吸道症状:
- 异物压迫气管导致呛咳、呼吸困难(发生率:低,5%-10%),多见于儿童或食管上段异物。
- 偶见喘鸣或窒息(罕见,<5%)。
-
发热与全身症状:
- 继发感染(如食管周围炎、纵隔炎)时出现发热(发生率:10%-1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颈部压痛与活动受限:
- 食管入口异物可触及颈部压痛(发生率:50%-70%)。
- 颈部转动疼痛(发生率:20%-30%)。
-
局部黏膜损伤:
- 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充血、糜烂或溃疡(发生率:80%-90%)。
- 尖锐异物导致黏膜撕裂或出血(发生率:30%-50%)。
并发症相关体征
-
食管穿孔:
- 皮下气肿、纵隔气肿(X线或CT可见,发生率:5%-10%)。
- 严重者出现脓胸或纵隔脓肿(发生率:1%-3%)。
-
大血管损伤:
- 呕血或黑便(若刺破主动脉或分支,发生率:<1%,但致死率高)。
影像学与实验室特征
-
影像学检查:
- X线平片:金属异物检出率>95%,非金属异物需结合钡剂造影(显示充盈缺损)。
- CT扫描:定位异物及评估穿孔风险(敏感度>90%)。
-
内镜检查:
- 电子胃镜确诊并取出异物(成功率:90%-95%),可发现黏膜损伤或脓肿。
-
实验室检查:
- 白细胞升高(感染时,发生率:15%-25%)。
- C反应蛋白(CRP)升高(炎症指标,发生率:10%-20%)。
参考文献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食管异物并发症发生率及内镜治疗成功率。
- 《中国急救医学》:食管异物穿孔及大血管损伤的临床特征。
- 默沙东诊疗手册(MSD Manual):食管异物的影像学诊断与内镜处理原则。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老年食管异物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注:临床表现因异物类型(尖锐/钝性)、嵌顿位置(食管上段/下段)及就诊时间而异。儿童以硬币、玩具为主,老年人以假牙、骨类多见,并发症风险随异物滞留时间延长显著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