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Chilblains

更新时间:2025-06-18 12:05:57
编码NF03.0

关键词

索引词Chilblains、冻疮
同义词Perniosis、Pernio
缩写冻伤
别名冻手、冻脚、冻耳朵、冻鼻子、冻脸

(NF03.0)冻疮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瘙痒或灼热感
    • 冻疮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80%-90%),尤其在温暖环境中症状加重,可能与血管扩张后炎症介质释放相关。
    • 灼热感见于活动性炎症期(50%-70%)。
  2. 疼痛
    • 中度至重度冻疮可因组织水肿和神经压迫引发疼痛(30%-50%),水疱或溃疡形成时疼痛加剧(10%-20%)。
  3. 冷敏感
    • 冻疮愈合后,受累部位对冷刺激敏感度增加(20%-30%),易复发。

非典型症状

  1. 麻木感
    •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短暂麻木(10%-15%),多见于深部组织受累者。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皮肤损害
    • 红斑与丘疹:红紫色斑块或丘疹(90%-95%),边界不清,常见于手指、脚趾、耳廓等末梢部位。
    • 水疱与溃疡:Ⅱ度冻疮可见水疱(10%-20%),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5%-10%)。
    • 硬结:慢性冻疮表现为局部皮肤增厚、硬结(30%-40%)。
  2. 温度相关变化
    • 复温性充血:受热后局部充血、肿胀(70%-80%),伴明显瘙痒或疼痛。

非典型体征

  1. 继发感染
    • 溃疡合并细菌感染时出现脓性渗出、周围红肿(5%-15%)。

发生率数据

  • 总体患病率:寒冷地区冬季冻疮患病率约10%-20%(澎湃新闻,2024)。
  • 高发部位
    • 耳廓(57.8%)、手部(34.4%)、足部(30.9%)(驻苏州新兵连调查,2014)。
  • 严重程度分布
    • Ⅰ度冻疮(红斑性):89.8%
    • Ⅱ度冻疮(水疱性):10.2%
    • Ⅲ度冻疮(坏死性):罕见(<1%)(同源数据)。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无特异性检查:冻疮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通常用于排除其他疾病(如血管炎、脂膜炎)。
  • 组织病理(罕见需要):
    • 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伴血管内皮肿胀(见于活检病例)。

参考文献

  • 驻苏州某新兵连冻疮调查(《临床军医杂志》,2014)
  • 寒区作业冻伤Meta分析(《军事护理》,2023)
  • 冻疮流行病学调查(豆丁网,2024)
  • ICD-11临床指南(世界卫生组织,2023)

注:数据来源于特定人群研究(如新兵、寒区工作者),普通人群发生率可能略低。复发率与个体循环状态及环境暴露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