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擦伤Abrasion of elbow
编码NC30.0
关键词
索引词Abrasion of elbow、肘擦伤
别名Abrasionofelbow、胳膊肘破皮、肘子擦伤、肘部磨伤
(NC30.0)肘擦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外伤史+典型创面表现:
- 明确肘部机械性摩擦/刮擦史(如跌倒、碰撞硬物)
- 创面呈不规则浅表缺损,基底呈鲜红/暗红色(真皮暴露)伴点状出血
- 排除深层损伤:
- 无关节活动受限、骨擦音或异常肿胀(排除骨折/脱位)
- 外伤史+典型创面表现:
-
支持条件(临床特征依据):
- 疼痛特征:
- 活动/触碰时锐痛加剧,静息时钝痛(发生率>90%)
- 愈合过程表现:
- 24小时内浆液渗出→纤维蛋白凝块覆盖→黄褐色痂皮形成(病程典型标志)
- 高危人群特征:
- 儿童/青少年(角质层薄)、运动爱好者(高风险场景)
- 疼痛特征:
-
阈值标准:
- 符合全部"必须条件"即可临床确诊
- 若创面深度可疑(如见皮下脂肪),需影像学排除复合伤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创面评估] A --> C[并发症排查] B --> B1(创面深度视诊:真皮层暴露/点状出血) B --> B2(渗出物观察:浆液性→纤维蛋白转化) C --> C1(关节活动度测试:排除活动受限) C --> C2(触诊:局部肿胀范围评估) C --> C3(特殊检查:怀疑感染时细菌培养)
判断逻辑:
- 创面深度视诊:
- 鲜红基底+点状出血→真皮浅层损伤(符合擦伤)
- 黄色脂肪暴露→深部损伤(需升级处理)
- 渗出物转化观察:
- 24小时未形成凝块→提示愈合延迟(需抗感染干预)
- 关节活动测试:
- 主动屈伸无痛→排除关节损伤
- 被动活动剧痛→需影像学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细菌培养(疑似感染时):
- 阳性意义:
- 金葡菌/链球菌检出→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唑林)
- 脓性分泌物+培养阳性→提示感染性皮炎
- 处理建议:创面清创+局部莫匹罗星
- 阳性意义:
-
炎症标志物(严重肿胀时):
- CRP>10 mg/L:提示继发感染或过度炎症反应
- 处理建议:加强创面护理+全身抗炎治疗
-
血常规(罕见需用):
- WBC>12×10⁹/L+中性粒升高:支持细菌感染诊断
四、诊断要点总结
- 核心诊断:依赖外伤史+特征性创面(真皮暴露/点状出血)
- 检查重点:创面深度评估与关节功能排查
- 实验室价值:仅适用于感染/愈合异常病例
- 儿童特别提示:疼痛敏感性更高,需加强镇痛管理
参考文献:
- 《创伤性皮肤损伤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
- UpToDate临床顾问:Skin abrasions management
- 《实用皮肤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