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脓肿Intracranial abscess
编码1D03.3
子码范围1D03.30 - 1D03.3Z
关键词
索引词Intracranial abscess
同义词abscess of brain、brain empyema、cranial abscess、intracerebral abscess、cerebral abscess、cerebral embolic abscess、cerebral pyogenic abscess、septic brain infection、temporosphenoidal abscess、ventricular empyema、intracranial suppuration、intracranial vein sinus abscess、脑内脓肿、颅脓肿、脑脓肿、脑实质化脓性疾患,脑实质积脓、大脑脓肿 [possible translation]、脑栓塞性脓肿 [possible translation]、大脑生脓性脓肿 [possible translation]、脓毒性脑感染 [possible translation]、颞蝶脓肿 [possible translation]、脑室积脓 [possible translation]、颅内化脓性感染 [possible translation]、颅内静脉窦脓肿 [possible translation]
缩写颅内脓肿
别名颅内感染性脓肿、颅内化脓性病变、大脑脓肿
颅内脓肿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头颅增强CT或MRI显示典型脓肿特征(环形强化病灶,中央低密度/信号区,周围水肿带)。
- 病原学证据:
- 脑脊液、脓液或血液中分离出致病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厌氧菌)。
- 分子检测(如PCR)检出病原体特异性基因片段。
- 影像学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发热(急性期体温≥38℃)合并持续性头痛、呕吐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失语)。
- 颅内压增高三联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 实验室证据: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80%。
- 脑脊液压力≥200 mmH₂O,蛋白质≥1.0 g/L,葡萄糖≤2.2 mmol/L。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影像学证据 + 病原学证据。
- 高度疑似:影像学证据 + 至少2项支持条件(需排除肿瘤或结核瘤)。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增强MRI(首选):
- T1加权像:脓肿壁等/稍高信号,中心低信号。
- T2加权像:中心高信号,周围水肿带明显。
- DWI序列:脓液呈高信号(ADC值降低),可与坏死肿瘤鉴别。
- 头颅CT:
- 平扫:低密度灶伴周围水肿。
- 增强:环形强化,壁厚薄均匀。
- 增强MRI(首选):
-
实验室检查:
- 脑脊液分析:
- 判断逻辑:压力升高+蛋白增高+糖降低提示化脓性感染,但需与细菌性脑膜炎鉴别。
- 血培养:
- 判断逻辑:阳性结果可指导抗生素选择,但仅30%-40%病例阳性。
- 脑脊液分析:
-
病原学检测:
- 脓液培养:
- 判断逻辑:穿刺或手术获取脓液培养阳性为金标准,需同时行药敏试验。
- 宏基因组测序(mNGS):
- 判断逻辑:适用于常规培养阴性或免疫抑制患者,可快速识别罕见病原体。
- 脓液培养: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50 mg/L:提示活动性细菌感染,动态监测可评估治疗效果。
- 降钙素原(PCT)≥0.5 ng/ml:特异性高于CRP,可用于鉴别细菌性与非细菌性病变。
-
脑脊液检查:
- 白细胞>500×10⁶/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支持化脓性感染。
- 葡萄糖/血清葡萄糖比值<0.4:提示血脑屏障破坏及病原体消耗。
-
血常规:
- 血小板计数>450×10⁹/L:可能提示脓毒症相关代偿反应。
-
免疫学检测:
- HIV抗体阳性:需警惕机会性感染(如弓形虫、隐球菌)。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影像学(MRI/CT)联合病原学证据(培养或分子检测)是确诊基石。
- 关键鉴别:需排除脑肿瘤、结核瘤、寄生虫囊肿等,DWI序列和增强模式具有重要价值。
- 实验室提示:CRP/PCT升高、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可辅助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 IDSA《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疗指南》(2021)
- 《中国脑脓肿诊治专家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
- WHO《细菌性脑膜炎与脑脓肿实验室诊断标准》(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