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部位的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infection, unspecified site

更新时间:2025-06-18 11:47:19
编码1D92

关键词

索引词Coronavirus infection, unspecified site、未特指部位的冠状病毒感染
缩写冠状病毒感染、未特指部位冠状病毒
别名不明部位的冠状病毒感染、未明确部位的冠状病毒感染、未指定部位的冠状病毒感染

未特指部位的冠状病毒感染(1D92)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1. 发热

    • 体温≥37.3℃,多为中低热(38℃-39℃),偶见高热(>39℃)
    • 出现几率:常见(70%-90%),与病毒载量和宿主免疫反应相关(《新英格兰医学杂志》COVID-19研究数据)
  2. 干咳

    • 持续性无痰咳嗽,夜间加重
    • 出现几率:高(60%-80%),病毒直接损伤呼吸道纤毛上皮导致
  3. 乏力/肌肉酸痛

    • 全身疲倦感、四肢沉重,伴非特异性肌痛
    • 出现几率:常见(50%-70%),与病毒血症期细胞因子释放相关

非特异性症状

  1. 嗅觉/味觉减退

    • 短暂性嗅觉丧失或味觉异常(如金属味)
    • 出现几率:较少见(20%-35%),多见于β属冠状病毒感染(《柳叶刀》神经侵袭机制研究)
  2. 消化道症状

    • 腹泻(水样便)、恶心
    • 出现几率:低(10%-20%),病毒通过ACE2受体感染肠道上皮细胞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呼吸系统体征

    • 肺部听诊湿啰音(30%-40%)
    • 呼吸频率增快(>20次/分),重症可见三凹征(<5%)
  2. 血氧饱和度下降

    • SpO₂≤93%(静息状态),提示潜在低氧血症
    • 出现几率:较少见(15%-25%),与肺泡损伤程度相关

全身性体征

  1. 淋巴结肿大
    • 颈部或腋窝淋巴结可触及,直径>1cm
    • 出现几率:低(5%-1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

    • 淋巴细胞减少(<1.0×10⁹/L)(50%-70%)
    •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60%-80%)
  2. 炎症标志物

    • CRP升高(>10mg/L)(40%-60%)
    • IL-6水平升高(重症患者>7pg/mL)(30%-50%)

影像学表现

  1. 胸部CT

    • 磨玻璃影(GGO)(50%-70%),多呈外周分布
    • 后期可见铺路石征(10%-20%)
  2. 核酸检测

    • RT-PCR阳性率:初检阳性率约60%-70%,重复检测可提升至85%-95%

  1. 重症高危人群(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更易出现低氧血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2. 儿童患者常表现为轻型,但病毒载量与成人相当(《JAMA Pediatrics》队列研究)
  3. 无症状感染者比例约15%-30%(WHO监测数据)

参考文献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
  • Huang C,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Lancet 2020.
  • WHO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Technical Guidance: Laboratory testing
  • 《Radiology》COVID-19影像学特征多中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