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女性生殖器割礼1型Unspecified 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 Type 1
编码GC51.0Z
关键词
索引词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 Type 1、未特指的女性生殖器割礼1型、女性生殖器割礼1型
缩写FGM-1
别名女性割礼1型、女性外阴切割1型、外阴切割1型
未特指的女性生殖器割礼1型(FGM-I)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生殖器解剖结构改变:
- 体格检查确认存在阴蒂部分或全部缺失(≥80%病例)
- 存在阴蒂包皮部分或全部切除(≥80%病例)
- 操作史确认:
- 患者明确自述接受过生殖器切割操作
- 或可靠第三方(家属/社区成员)证实操作史
- 生殖器解剖结构改变: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慢性瘢痕触痛(发生率30%-50%)
- 性交痛(发生率30%-50%)
- 心理社会障碍(焦虑/PTSD发生率30%-50%)
- 流行病学背景:
- 来自FGM流行地区(非洲/中东/亚洲特定社区)
- 符合WHO定义的文化传统背景
- 典型症状组合:
-
排除标准:
- 无阴唇切除证据(区别于FGM-II)
- 无阴道闭合证据(区别于FGM-III)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解剖评估] A --> C[并发症筛查] A --> D[心理社会评估] B --> B1[外生殖器视诊] B --> B2[瘢痕触诊] C --> C1[超声/MRI] C --> C2[尿动力学检查] D --> D1[创伤量表] D --> D2[性功能问卷]
-
解剖评估:
- 外生殖器视诊:
- 判断逻辑:直接观察阴蒂及包皮缺失程度,按WHO分类标准记录(1a/1b/1c型)
- 瘢痕触诊:
- 判断逻辑:评估瘢痕硬度/触痛度,结节状瘢痕提示愈合不良
- 外生殖器视诊:
-
并发症筛查:
- 超声/MRI:
- 判断逻辑:仅用于可疑深部血肿/脓肿(阳性率<5%)
- 尿动力学检查:
- 判断逻辑:排尿困难患者评估尿道功能(异常率<5%)
- 超声/MRI:
-
心理社会评估:
- 创伤后应激量表(PCL-5):
- 判断逻辑:评分≥33分提示需心理干预
- 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
- 判断逻辑:总分≤26.55分诊断性功能障碍
- 创伤后应激量表(PCL-5):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感染指标: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
- 意义:提示急性感染(发生率15%-25%),需抗生素治疗
- C反应蛋白升高(>10 mg/L):
- 意义:反映组织炎症程度,指导抗炎治疗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
-
病原学检测:
- 伤口分泌物培养阳性:
- 意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确诊(阳性率15%-25%),需靶向抗生素
- 伤口分泌物培养阳性:
-
心理评估工具:
- HADS焦虑量表≥11分:
- 意义:需转诊心理科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 BDI抑郁量表≥20分:
- 意义:提示中重度抑郁,需药物干预
- HADS焦虑量表≥11分:
-
鉴别诊断检查:
- 激素水平检测:
- 意义:排除先天性生殖器发育异常(如CAH)
- 激素水平检测:
四、诊断流程要点
- 确诊核心:必须依赖体格检查确认解剖结构改变+操作史
- 检查选择优先级:
- 首选:外生殖器视诊/触诊(敏感度>80%)
- 次选:心理评估量表(阳性率30%-50%)
- 可选:影像学/实验室检查(仅并发症疑似时)
- 禁忌:避免重复生殖器检查造成二次创伤
参考文献:
- WHO《女性生殖器切割分类与临床管理指南》
- FIGO《生殖器切割并发症处理共识》
- 《柳叶刀》全球FGM流行病学研究(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