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原因导致的继发性女性不孕症Other specified Secondary female infertility
编码GA31.1Y
关键词
索引词Secondary female infertility、其他特指原因导致的继发性女性不孕症
缩写GA31-1Y、继发性女性不孕症
别名继发性不孕、因其他特定因素造成的继发性妇女不孕
其他特指原因导致的继发性女性不孕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特异性病因确认:通过多维度检测明确存在非输卵管/子宫因素的特殊致病机制,包括:
- 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性染色体异常(如45,X嵌合体)或特定基因突变(如CFTR杂合突变)
- 抗磷脂抗体谱检测连续两次(间隔12周)显示抗心磷脂抗体(aCL)IgG/IgM≥40 GPL/MPL
- 宫腹腔镜联合探查证实盆腔粘连伴卵巢/输卵管机械性功能障碍
- 特异性病因确认:通过多维度检测明确存在非输卵管/子宫因素的特殊致病机制,包括: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符合继发性不孕定义:既往有≥1次临床妊娠(包括异位妊娠、流产、死产等)
- 排除输卵管阻塞(HSG或腹腔镜证实双侧输卵管通畅)
- 排除子宫结构性病变(三维超声/宫腔镜显示宫腔形态正常)
- 至少存在一种特定致病因素(见金标准)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月经周期紊乱(周期<21天或>35天持续3个月)
- 反复妊娠丢失(≥2次自然流产)
- 基础体温双相但高温相<11天提示黄体功能不全
- 实验室阈值:
- AMH<1.1 ng/mL提示卵巢储备减退
- TSH>4.0 mIU/L或<0.4 mIU/L伴甲状腺抗体阳性
- 泌乳素>25 ng/mL(非孕期)
- 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生殖功能评估体系
├─ 内分泌评估
│ ├─ 基础性激素六项(月经D2-5)
│ ├─ AMH检测
│ └─ 甲状腺功能七项
├─ 影像学评估
│ ├─ 三维超声(子宫形态+卵巢储备)
│ ├─ 输卵管造影(HSG)
│ └─ 宫腔镜检查
├─ 免疫学评估
│ ├─ 抗磷脂抗体谱
│ ├─ 抗核抗体谱
│ └─ 封闭抗体检测
└─ 遗传学评估
├─ 染色体核型分析
└─ CFTR基因测序
- 判断逻辑:
- 超声检查:
- 窦卵泡计数(AFC)<5提示卵巢低反应,需结合AMH判断
- 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需在黄体中期(LH+7天)测量内膜血流指数(FI<8提示容受性受损)
- 宫腹腔镜联合探查:
- 发现盆腔粘连但输卵管伞端形态完整时,需进行粘连松解术并评估术后6个月自然妊娠率
- 遗传检测:
- X染色体微缺失需同时检测配偶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
- CFTR基因杂合突变需评估宫颈黏液拉丝试验结果
- 超声检查: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测项目 | 正常范围 | 异常意义 |
---|---|---|
FSH(D3) | 3-10 IU/L | >12 IU/L提示卵巢储备下降,需联合AMH评估 |
LH/FSH比值 | <2 | ≥2.5提示PCOS可能,需结合超声卵泡计数 |
抗β2糖蛋白1抗体 | <20 SGU | >40 SGU伴临床血栓/流产史可诊断抗磷脂综合征 |
宫腔液IL-6 | <15 pg/mL | >30 pg/mL提示慢性子宫内膜炎,需行CD138免疫组化确认 |
精子穿透试验 | 穿透率≥20% | <10%提示宫颈黏液-精子不相容,需检测抗精子抗体 |
黄体中期孕酮 | >10 ng/mL | <5 ng/mL提示黄体功能不全,需补充黄体酮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需通过阶梯式检查排除常见病因后锁定特定致病机制,强调多学科协作(生殖内分泌科+遗传科+风湿免疫科)。
- 检查策略优先选择无创性检查(如AMH+三维超声),逐步推进到有创检查(宫腹腔镜)。
- 实验室解读需注意动态监测(如抗磷脂抗体需间隔12周复查),避免单次检测误差。
参考文献:
《生殖内分泌学》(第5版)
ESHRE《不明原因不孕症诊疗指南》2023版
ASRM《女性不孕症评估实践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