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角膜畸形Unspecified Corneal deformities
编码9A78.5Z
关键词
索引词Corneal deformities、未特指的角膜畸形、角膜畸形
缩写未特指角膜畸形、角膜畸形-NOS
别名角膜畸形-未特指、角膜畸形-未分类、角膜异常-未特指、角膜异常-未分类、Corneal-Dystrophy-Unspecified、Unspecified-Corneal-Abnormality、Unclassified-Corneal-Dystrophy
未特指的角膜畸形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角膜形态学异常证据:
- 角膜地形图显示局部曲率异常(不对称指数≥1.5D,或最大曲率与最小曲率差值≥4D)。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证实角膜层间结构紊乱(如基质层厚度变异度≥15%)。
- 角膜形态学异常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功能依据):
- 视觉功能损害:
- 最佳矫正视力≤0.8(Snellen视力表)伴不规则散光≥2D。
- 对比敏感度测试显示中高频段(6-18cpd)下降≥30%。
- 病史特征:
- 进行性视力下降≥6个月,且排除其他明确病因(如圆锥角膜、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
- 角膜接触镜佩戴史≥5年或反复眼部外伤史。
- 视觉功能损害:
-
阈值标准:
- 必须满足"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并至少符合以下两项支持条件:
- 角膜地形图/ OCT异常。
- 视觉功能损害。
- 符合病史特征。
- 必须满足"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并至少符合以下两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
形态学检查树:
┌─角膜地形图(初筛)
│ ├─Placido盘检测(表面曲率分析)
│ └─Scheimpflug成像(三维形态重建)
├─角膜OCT(分层结构评估)
│ ├─前弹力层完整性分析
│ └─基质层厚度测绘
└─共聚焦显微镜(细胞水平评估)
├─基质细胞密度计数
└─神经纤维分布观察 -
功能评估逻辑:
- 角膜地形图:
- 后表面高度图出现>+20μm的局部隆起提示角膜前突畸形。
- 中央曲率>48D需警惕进展性形态异常。
- 对比敏感度测试:
- 18cpd频段下降>50%提示角膜高阶像差显著。
- 泪膜稳定性评估:
- 泪膜破裂时间<5秒需考虑表面不规则导致的干眼。
- 角膜地形图: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角膜地形图:
- 表面不规则指数(SRI)>1.0:提示角膜光学质量显著受损。
- 不对称指数(AI)>1.5:需警惕进行性畸形的可能。
-
角膜OCT:
- 基质层厚度变异度≥15%:提示生物力学稳定性下降,可能需加强监测。
- 前弹力层中断:>100μm的连续性中断提示机械损伤风险。
-
共聚焦显微镜:
- 基质细胞密度<500个/mm²(正常600-800):提示修复能力下降。
- 神经纤维密度降低>30%:可能与神经营养障碍相关。
-
荧光素染色:
- 阳性区域与地形图异常区重叠:提示上皮损伤与形态异常存在因果关系。
四、总结
- 确诊核心:必须结合形态学(地形图/OCT)与功能学(视力/对比敏感度)证据。
- 监测重点:对AI>1.5或基质厚度变异度>15%者建议3个月复查。
- 鉴别要点:需排除圆锥角膜(通过后表面高度分析)和感染性角膜炎(通过病原学检测)。
参考文献:
《角膜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
AAO《角膜疾病诊疗指南(2022版)》
Br J Ophthalmol关于角膜生物力学的系列研究(20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