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结膜炎Unspecified Conjunctivitis

更新时间:2025-06-19 04:13:21
编码9A60.Z

关键词

索引词Conjunctivitis、未特指的结膜炎、结膜炎、眼粘膜炎、卡他性眼炎、急性结膜炎、结膜炎症、眼炎、慢性结膜炎
缩写Conjunctivitis-NOS
别名眼睛发炎、眼部炎症、眼红

未特指的结膜炎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排除性诊断:通过全面检查排除所有已知特类型结膜炎(如细菌性、病毒性、过敏性等),符合ICD-11编码9A60.Z定义。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典型症状持续≥3天
      • 结膜充血(≥80%病例)
      • 分泌物增多(黏液性/脓性/水样)
      • 眼部异物感或烧灼感
    • 体征符合以下≥2项
      • 睑缘红肿伴分泌物附着
      • 结膜血管网状充血(肾上腺素试验阳性)
      • 无特异性乳头/滤泡增生(区别于过敏性/衣原体性结膜炎)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炎症指标异常
      • 结膜刮片白细胞计数 >5个/高倍视野
      • 泪液乳铁蛋白 >1.2 mg/mL(提示非感染性炎症)
    • 病程特征
      • 急性期(≤2周):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 慢性期(>4周):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纤维化倾向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裂隙灯显微镜] A --> C[荧光素染色] B --> D[评估充血程度/分泌物性质] C --> E[角膜上皮完整性] A --> F[病原学排除检查] F --> G[细菌培养] F --> H[病毒PCR] F --> I[衣原体抗原检测] A --> J[炎症标志物检测] J --> K[结膜刮片细胞学] J --> L[泪液生化分析]

  2. 判断逻辑

    • 裂隙灯显微镜
      • 充血形态:弥漫性网状充血→支持非特异性炎症
      • 分泌物性质:黏液性→提示慢性刺激;脓性→需排除细菌感染
    • 病原学检测
      • 所有培养/PCR阴性→强化“未特指”诊断
      • 任一阳性→重新分类为特异性结膜炎
    • 结膜刮片
      • 中性粒细胞为主→急性炎症期
      • 嗜酸性粒细胞>10%→提示过敏因素需排除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结膜刮片白细胞 0-5个/高倍视野 >5个:提示活动性炎症,>20个需警惕感染性结膜炎
泪液乳铁蛋白 0.8-1.2 mg/mL >1.2 mg/mL:支持非感染性炎症(如化学刺激/干眼)
血清IgE <100 IU/mL >150 IU/mL:提示过敏因素,需排除过敏性结膜炎
C反应蛋白(CRP) <5 mg/L >10 mg/L:提示全身炎症反应,需排查系统性疾病(如类风湿)
角膜荧光素染色 0级(无着色) 1-2级点状着色:提示继发性角膜炎,需加强角膜保护治疗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第一步:通过裂隙灯和症状评估确定结膜炎存在
  2. 第二步:完成病原学三联检(培养+PCR+抗原)排除已知病因
  3. 第三步:结合刮片细胞学与泪液分析确认非特异性炎症模式
  4. 最终诊断:符合所有排除标准且满足必须条件→确诊为未特指的结膜炎(9A60.Z)

参考文献

  • WHO《ICD-11国际疾病分类》中文版(2023修订)
  • 美国眼科学会(AAO)《结膜炎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结膜疾病诊断专家共识》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