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未特指入路的泌尿科操作Unspecified Urological procedure associated with injury or harm in therapeutic use

更新时间:2025-06-18 19:16:54
编码PK80.6Z

关键词

索引词Urological procedure associated with injury or harm in therapeutic use、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未特指入路的泌尿科操作、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泌尿科操作、在泌尿科的内科或外科操作期间或之后的并发症、在泌尿科的内科或外科干预期间或之后的并发症、泌尿科操作的并发症,操作当时未提及意外事故、泌尿科操作伴有与病人或晚期并发症的异常反应有关的部分或全部器官切除,操作当时未提及意外事故
缩写PK80-6Z
别名泌尿外科并发症、泌尿系统手术并发症、泌尿科手术后遗症、泌尿科手术问题、泌尿科治疗后问题、泌尿科手术损伤、泌尿科手术意外、泌尿科手术不良事件

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未特指入路的泌尿科操作(ICD-11 PK80.6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CT尿路造影(CTU)或增强CT显示泌尿系统器官(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的解剖结构破坏、造影剂外渗或血肿形成。
      • 术中直视下确认医源性损伤(如输尿管断裂、膀胱穿孔)。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明确操作史:近期(72小时内)接受过泌尿外科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如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等)。
    • 典型临床表现
      • 突发性剧烈腰痛或腹痛(≥7/10疼痛评分)
      • 肉眼血尿或持续性镜下血尿(>50 RBC/HPF)
      • 排尿功能障碍(尿潴留或尿外渗)
  3. 支持条件(增强诊断依据)

    • 实验室证据:血红蛋白下降≥2g/dL(24小时内)或进行性贫血。
    • 继发感染证据:体温>38.3℃伴白细胞>12×10⁹/L。
    • 影像学间接证据:超声显示肾周/腹膜后积液或膀胱壁连续性中断。
  4. 排除标准

    • 外伤史(如车祸、坠落伤)
    • 自发性器官破裂(如肿瘤破裂)
    • 非医源性感染源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生命体征稳定?} B -->|否| C[急诊复苏] B -->|是| D[核心检查] D --> E[实验室检查] D --> F[影像学检查] E --> E1[血常规+凝血功能] E --> E2[尿常规+尿培养] F --> F1[超声] F1 --> F11[发现积液/血肿?] F11 -->|是| F2[增强CT] F11 -->|否| F3[逆行尿路造影] F2 --> F21[确定损伤分级] F3 --> F31[明确尿路连续性] F21 --> G[治疗决策] F31 --> G

判断逻辑

  1. 超声
    • 首选筛查,发现肾周积液敏感度>85%
    • 局限性:难以判断输尿管损伤和损伤分级
  2. 增强CT
    • 金标准检查(敏感度95%,特异度98%)
    • 分级依据:
      • Ⅰ级:包膜下血肿/挫伤
      • Ⅱ级:皮质裂伤<1cm
      • Ⅲ级:皮质裂伤>1cm
      • Ⅳ级:主干血管损伤
  3. 逆行尿路造影
    • 当CT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时使用
    • 造影剂外渗=尿路破裂的直接证据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阈值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 <10g/dL或↓≥2g/dL/24h 提示活动性出血,需紧急干预
白细胞计数 >12×10⁹/L 继发感染标志,需抗生素覆盖G-杆菌
C反应蛋白 >50mg/L 组织损伤严重度指标,持续升高提示并发症
尿红细胞 >50RBC/HPF 泌尿系损伤直接证据,需鉴别肾小球性血尿
凝血功能 INR>1.5或PT延长 出血风险倍增,需纠正凝血障碍
血清肌酐 ↑>基线30% 提示尿路梗阻或肾实质损伤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紧急评估:生命体征不稳者优先复苏(输血/补液),再行影像检查
  2. 分级管理
    • Ⅰ-Ⅱ级:保守治疗(卧床+监测)
    • Ⅲ-Ⅳ级:限期手术(<24小时)
  3. 感染防控:所有开放性损伤需预防性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参考文献

  • EAU《医源性泌尿系损伤管理指南》(2023)
  • AUA《泌尿外科手术并发症共识》(2022)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医源性损伤诊治专家共识(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