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有害事件有关的普通外科或整形外科装置、植入物或移植物,未特指的Unspecified General or plastic surgery devices, implants or grafts associated with injury or harm

更新时间:2025-06-19 03:05:48
编码PK9B.Z

关键词

索引词General or plastic surgery devices, implants or grafts associated with injury or harm、与有害事件有关的普通外科或整形外科装置、植入物或移植物,未特指的、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普通外科或整形外科装置、植入物或移植物
缩写PK9B-Z、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别名医疗设备不良事件、手术植入物问题、整形材料不良反应、外科器材不良事件、医用植入物安全问题

与有害事件有关的普通外科或整形外科装置、植入物或移植物,未特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ICD-11编码:PK9B.Z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手术探查/病理学证据
      • 手术中直接观察到医疗器械故障(如断裂、移位)或植入物与组织损伤的因果关系。
      • 组织活检显示异物反应特征:巨细胞浸润、纤维包裹形成或异物肉芽肿(病理学金标准)。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明确手术史
      3个月内接受过普通外科或整形外科手术,涉及装置/植入物/移植物使用。
    • 典型临床表现
      • 急性期:手术区域持续性疼痛(VAS评分≥4分)伴红肿热痛三联征。
      • 慢性期:功能恢复延迟(术后3个月未达预期功能水平)或外观畸形。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影像学异常
      • X线/CT显示植入物位置异常、松动或周围骨溶解(透亮带宽度≥2mm)。
    • 炎症标志物升高
      • CRP >10 mg/L 或 ESR >30 mm/h(排除感染后仍持续升高)。
    • 排除其他病因
      • 细菌培养阴性(排除感染性并发症)、无自身免疫疾病史。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 X线平片(首选初筛)
│ ├─ CT扫描(评估植入物细节)
│ └─ 超声(检测积液/血肿)
├─ 实验室检查
│ ├─ 炎症标志物(CRP/ESR)
│ ├─ 病原学培养(排除感染)
│ └─ 血常规
└─ 功能评估
├─ 关节活动度测量(矫形植入物)
└─ 生活质量量表(SF-36)
二级检查(必要时)
└─ MRI(评估软组织损伤)
└─ 组织活检(确诊异物反应)

  1. 判断逻辑
    • X线/CT
      • 松动诊断:植入物-骨界面透亮带>2mm 或 位置偏移>5°。
      • 优先用于金属植入物评估,但无法检测早期软组织反应。
    • 超声
      • 积液判断:无回声区厚度>5mm 伴血流信号增加(提示血肿/炎症)。
      • 适用于表浅植入物(如乳房假体)的实时动态评估。
    • MRI
      • 异物反应特征:T2加权像高信号区环绕植入物(肉芽肿形成)。
      • 慎用于金属植入物(伪影干扰),优先选择钛合金兼容序列。
    • 功能评估
      • 关节假体:活动度<预期值50% + 疼痛持续提示功能障碍。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C反应蛋白 (CRP) <5 mg/L >10 mg/L:提示持续炎症反应,需排查植入物相关异物反应或隐性感染
血沉 (ESR) 男<15 mm/h, 女<20 mm/h >30 mm/h:支持慢性炎症状态,若持续3个月以上需评估植入物移除必要性
白细胞计数 4.0-10.0×10⁹/L >12.0×10⁹/L + 中性粒>80%:提示急性感染(需紧急处理)
病原学培养 阴性 阳性:表明继发感染,需针对性抗菌治疗;阴性支持非感染性机制(如异物反应)
组织病理 无巨细胞/纤维化 异物巨细胞+纤维包裹:确诊植入物相关排斥反应,需考虑更换材料或移除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优先验证:结合手术史 + 典型症状(疼痛/功能障碍)。
  2. 影像学定位:X线/CT筛查结构异常 → 超声/MRI评估软组织损伤。
  3. 实验室鉴别:CRP/ESR升高 + 培养阴性 → 支持异物反应。
  4. 最终确诊:病理活检发现异物巨细胞或纤维包裹(金标准)。

参考文献

  1. WHO《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常用临床医学名词(2023年版)》
  3. AAOS《骨科植入物并发症临床指南》
  4. ISAPS《整形外科植入物安全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