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不正确用药,作为损伤的方式Unspecified Incorrect administration of drug or medicament, as mode of injury

更新时间:2025-06-18 21:10:58
编码PL13.5Z

关键词

索引词Incorrect administration of drug or medicament, as mode of injury、未特指的不正确用药,作为损伤的方式、不正确用药,作为损伤的方式
缩写WTCY、WTCYYZ、WTCYYSJSDFFS
别名用药错误造成的伤害、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的损伤、药物误用所致的损伤、用药失误引起的伤害

未特指的不正确用药(PL13.5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用药错误客观证据
      • 医疗记录中明确记载的给药途径/剂量/频次错误(如静脉注射误为口服、剂量单位混淆)
      • 药物不良反应委员会确认的用药差错事件报告
  2. 必须条件(核心标准)

    • 明确的药物暴露史(需提供药品名称、用法用量记录)
    • 损伤与用药错误存在时间关联性(症状出现在用药错误后72小时内)
    • 排除其他病因导致的类似临床表现(如感染、基础疾病恶化)
  3. 支持条件(辅助依据)

    • 存在以下高风险因素之一:
      • 多重用药(≥5种药物)
      • 特殊人群(年龄>65岁或<12岁、肝肾功能不全)
      • 高危药物使用(化疗药、抗凝剂、胰岛素等)
    • 实验室指标符合药物毒性特征(如INR>3.0提示华法林过量)

二、辅助检查

  1. 药物浓度检测

    • 检测树

      一级检测:疑似过量药物血药浓度(如地高辛、茶碱)
      ├─二级检测:代谢产物检测(如对乙酰氨基酚-谷胱甘肽结合物)
      └─三级检测:药物基因组学检测(CYP450酶代谢型)

    • 判断逻辑

      • 地高辛血药浓度>2.0 ng/mL提示中毒
      • 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150 μg/mL(用药4小时后)需解毒干预
  2. 器官功能评估

    • 肝功能系列:ALT/AST>3倍正常上限提示肝毒性
    • 肾功能系列:血清肌酐较基线升高≥50%提示肾损伤
    • 凝血功能:INR>4.5提示抗凝剂过量
  3. 影像学检查

    • 腹部CT:排查药物性胰腺炎(淀粉酶升高伴胰周渗出)
    • 头颅MRI:评估神经毒性(如甲硝唑脑病显示小脑齿状核异常信号)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测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PL13.5Z相关) 处理建议
ALT 7-40 U/L >120 U/L提示药物性肝损 停用肝损药物+谷胱甘肽保肝
血清钾 3.5-5.0 mmol/L <3.0 mmol/L(利尿剂过量) 补钾+监测心电图
血糖 3.9-6.1 mmol/L <3.0 mmol/L(胰岛素/磺脲类过量) 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ml
血药浓度监测 依具体药物而定 超出治疗窗上限 调整剂量或使用特异性解毒剂
尿肌红蛋白 <50 μg/L 升高提示横纹肌溶解(他汀过量) 水化+碱化尿液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优先确认:通过用药核对表(MAR)重建用药时间线
  2. 危险分层
    • 红色预警:意识障碍/心律失常/严重出血(需立即干预)
    • 黄色预警:孤立性肝酶升高/轻度电解质紊乱(24小时内处理)
  3. 溯源分析:采用瑞士奶酪模型分析系统漏洞(处方-调剂-给药-监测环节)

参考文献

  1. NCC MERP《用药错误分类标准》(2022版)
  2. ISMP《高危药物管理指南》
  3. 中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