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N6YB

核心定义

病原学详细定义模板


一、病原体基本信息

1. 分类与类型
  • 分类
    • 细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
  • 亚型/变种
    • 已识别不同基因型,如I型和II型,主要分布于西非地区(参考PubMed文献:Mycobacterium africanum—Review of an important cause of human tuberculosis in West Africa)。
  • 血清分型
    • 血清型抗原结构与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相似,但存在差异,具体分型需通过分子检测确认。
2. 形态与结构
  • 形态特征
    • 细菌:细长杆菌,抗酸染色阳性,革兰氏染色阳性(但因细胞壁脂质含量高,抗酸染色更典型)。
    • 结构特点
    • 细胞壁富含脂质(如分枝菌酸),导致抗酸性和抗干燥性。
    • 无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但可通过分枝状生长形成菌落(参考天津睿创生物科技试剂盒描述)。
3. 传播途径
  • 主要途径
    • 呼吸道传播: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是主要途径,类似结核分枝杆菌。
    • 其他途径:罕见情况下可通过消化道或破损皮肤感染(参考分枝杆菌属临床意义PPT内容)。
  • 流行病学特点
    • 在西非地区高发,与结核分枝杆菌共同构成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

二、致病机制

1. 宿主与靶细胞
  • 宿主范围:人类及部分动物宿主(如牛,但主要感染人类)。
  • 靶向组织:肺部为主,可扩散至淋巴结、脑膜、肾脏等。
2. 感染过程
  • 侵入与存活
    • 细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在细胞内利用索状因子(cord factor)和硫酸脑苷酯(sulfatide)抵抗溶酶体降解,长期存活并增殖(参考分枝杆菌属致病物质PPT内容)。
  • 组织损伤
    • 磷脂促进巨噬细胞聚集形成结核结节,蜡质D引发IV型超敏反应,导致肉芽肿、干酪样坏死及空洞形成。
3. 免疫逃逸
  • 通过抑制宿主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的清除功能,逃避免疫攻击,形成慢性感染(参考分枝杆菌属免疫机制PPT内容)。

三、医学临床关联

1. 相关疾病
  • 典型疾病
    • 肺结核(主要表现)、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
  • 临床表现
    • 持续咳嗽、发热、体重下降、盗汗,肺部影像可见空洞或结节。
2. 诊断方法
  • 实验室检测
    • 抗酸染色:直接观察痰液或组织样本中的抗酸杆菌。
    • 分子生物学检测:荧光定量PCR(如天津睿创生物科技的Mycobacterium africanum染料法试剂盒,货号RC-P64773R)。
    • 培养:罗氏培养基培养(需2-4周),结合菌落形态及生化试验。
    • 血清学检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
3. 治疗与预防
  • 常见抗病原体药物
    • 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 耐药株需联合二线药物(如贝达喹啉)。
  • 预防措施
    • 卡介苗(BCG)接种(对部分菌株效果有限)。
    • 隔离传染源、通风及紫外线消毒。
  • 耐药数据
    • 部分菌株对利福平或异烟肼耐药,需通过药敏试验指导治疗(参考分枝杆菌属耐药性PPT内容)。

四、参考文献

  1. Boukede Jong et al. (2020): Mycobacterium africanum—Review of an important cause of human tuberculosis in West Africa. .
  2. 天津睿创生物科技公司: 分枝杆菌属PCR试剂盒说明书(货号RC-P64773R),2023.
  3. 分枝杆菌属临床意义PPT: 来源于医学教育资料,描述致病机制与免疫特性。

  • 本内容基于权威医学文献及检测方法描述,未涉及诊断或治疗建议。具体临床决策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和医生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