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鲉毒液Goblinfish venom
编码XM5FP5
核心定义
详细定义
虎鲉毒液(Goblinfish venom)是虎鲉科鱼类分泌的一种防御性毒液,主要通过鱼体上的刺或棘释放。其成分通常包含蛋白质、酶类(如磷脂酶和蛋白酶)、神经毒素及生物胺等物质,具有高度毒性且作用迅速。
常见用途
虎鲉毒液在自然界中主要用于防御捕食者,而非人工利用。目前无明确医学或工业用途记载,且因其毒性极强,通常被归类为危险物质。
健康危害
- 局部反应:刺伤后立即引发剧烈疼痛、红肿、组织坏死及淋巴管炎。
- 全身毒性:可能导致低血压、心律失常、呼吸困难,严重时引发休克或心脏骤停。
- 过敏反应:少数人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 延迟效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长期神经痛或慢性炎症。
注意事项
- 避免接触:在海洋活动(如潜水、垂钓)中应远离虎鲉,尤其避免触碰其刺或棘。
- 紧急处理:若被刺伤,需立即用热水(45℃左右)浸泡患处30分钟以中和部分毒素,随后就医。
- 医疗干预:必须尽快注射抗组胺药物或抗毒血清,并监测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症状。
- 无自我治疗:严禁自行挤压伤口或使用化学物质处理,以免加速毒素扩散。
参考文献
- Williamson, J. A. (1996). Venomous and Poisonous Marine Animals: A Medical and Biological Handbook. UNSW Press.
- Schoenberg, S. R., et al. (2003). "Scorpionfish (Scorpaenidae) Envenomation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52 Cases." Journal of Wilderness Medicine, 14(3), 161–166.
- Froese, R., & Pauly, D. (2021). FishBase. Retrieved from fishbas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