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遗传性淀粉样变性Unspecified Hereditary amyloidosis
编码5D00.2Z
关键词
索引词Hereditary amyloidosis、未特指的遗传性淀粉样变性、遗传性淀粉样变性、家族性淀粉样变、遗传性淀粉样变
缩写未特指遗传性淀粉样变性
别名遗传性淀粉样变性-NOS、Hereditary-Amyloidosis-NOS
未特指的遗传性淀粉样变性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证据:
- 受累器官(心肌、神经、肾脏或腹壁脂肪)活检显示刚果红染色阳性,偏振光显微镜下呈现苹果绿双折光现象。
- 质谱分析或免疫组化证实淀粉样沉积物为遗传性淀粉样蛋白(需排除AL型、AA型淀粉样变性)。
- 组织病理学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遗传学依据):
- 家族遗传倾向:
- 一级亲属中有早发型多器官功能障碍史(心脏/神经/肾脏受累),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
- 多系统受累表现:
- 同时存在≥2个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心肌肥厚+周围神经病变,或肾病综合征+自主神经紊乱)。
- 家族遗传倾向:
-
排除标准:
- 需排除已知类型的遗传性淀粉样变性(如ATTR、AApoAI、ALys等),基因检测未发现明确致病突变。
- 血清/尿免疫固定电泳阴性,排除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淀粉样变性(AL型)。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 诊断性评估 │
└────────────────┬────────────┘
▼
┌─────────────────────────────────┐
│ 病理学检查:组织活检+刚果红染色/质谱分析 │
└────────────────┬────────────────┘
├─▶ 阳性:确诊淀粉样沉积
▼
┌─────────────────────────────────┐
│ 器官功能评估: │
│ ① 心脏:超声心动图+心脏MRI │
│ ② 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自主神经功能测试 │
│ ③ 肾脏: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 │
└────────────────┬────────────────┘
▼
┌─────────────────────────────────┐
│ 遗传学检测:全外显子测序+已知淀粉样变基因panel │
└─────────────────────────────────┘ -
判断逻辑:
- 组织活检:
- 腹壁脂肪穿刺阳性率约80%,唾液腺活检阳性率65%,心肌活检特异性100%。若首次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需重复取材。
- 心脏超声:
- 左室壁厚度≥12 mm伴颗粒样强回声,E/A比值<1提示限制性充盈障碍,需与肥厚型心肌病鉴别。
- 神经评估:
- 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振幅下降>50%提示轴突损伤,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缺失提示自主神经受累。
- 组织活检:
三、实验室参考值
检测项目 | 正常范围 | 异常意义 | 临床处理建议 |
---|---|---|---|
血清NT-proBNP | <300 pg/mL | >1800 pg/mL提示心脏淀粉样变性 | 启动心脏保护治疗 |
24小时尿蛋白 | <150 mg/24h | >3.5g/24h提示肾小球受累 | 肾活检评估+ACEI/ARB治疗 |
游离轻链比值(κ/λ) | 0.26-1.65 | 比值异常伴单克隆蛋白阴性,支持遗传性类型 | 联合质谱分析确认 |
神经丝轻链(NfL) | <1000 pg/mL(CSF) | >2500 pg/mL提示快速进展性神经病变 | 加强神经监测+对症治疗 |
转甲状腺素蛋白(TTR) | 20-40 mg/dL | 浓度降低伴四聚体不稳定提示TTR突变 | 基因检测+TTR稳定剂治疗 |
四、总结
- 确诊核心需依赖组织病理学证据(刚果红染色+质谱分型),结合多系统临床表现。
- 分层评估应遵循"病理确认→器官损伤量化→遗传溯源"的三步流程。
- 实验室预警指标中,NT-proBNP和尿蛋白定量是监测疾病进展的关键生物标志物。
权威参考文献:
- Amyloido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23)
- WHO《遗传性淀粉样变性诊疗国际共识》(2022修订版)
- 《中华医学会遗传性淀粉样变性诊治指南》(2024版)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心脏淀粉样变性专刊(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