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O糖基化异常Disorders of protein O-glycosylation
编码5C54.1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of protein O-glycosylation、蛋白质O糖基化异常、O-木糖基糖合成缺陷、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7缺乏症、O-N-乙酰半乳糖胺聚糖合成缺陷、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缺乏、高磷血症家族性肿瘤性钙质沉着症、O-木糖基/ N-乙酰半乳糖胺基乙二醇合成缺陷、O-甘露糖基糖合成缺陷、蛋白质-O-甘露糖基转移酶1、蛋白质-O-甘露糖基转移酶2缺乏、蛋白质-O-甘露糖β-1,2-N-乙酰葡糖胺基转移酶缺乏症、Fukutin缺乏症、Fukutin相关蛋白缺乏症、N-乙酰葡糖胺基转移酶样蛋白缺乏、O-岩藻糖特异性β-1,3-N-乙酰葡糖胺基转移酶缺乏症、O-岩藻糖特异性β-1,3-N-葡糖基转移酶缺乏
缩写POG
别名O-木糖基/N-乙酰半乳糖胺基乙二醇合成缺陷、蛋白质-O-甘露糖基转移酶1缺乏
(5C54.1)蛋白质O糖基化异常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 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 肌张力减退:表现为婴儿期肌无力、运动发育迟缓(如抬头、翻身延迟),常见(70%-90%),尤其在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7缺乏症中显著。
- 进行性肌无力:随年龄增长出现行走困难或无法独立行走,常见于Fukutin缺乏症(60%-80%)。
- 骨骼疼痛或畸形:
- 关节活动受限:因骨骼发育异常导致关节僵硬或畸形,较少见(20%-30%),如高磷血症家族性肿瘤性钙质沉着症。
- 脊柱后凸/侧弯:青春期后逐渐显现,发生率约15%-25%。
其他症状
- 皮肤异常:
- 皮肤松弛或弹性差:表现为皮肤皱褶增多,尤其眼周和颈部,较少见(10%-20%)。
- 黏膜干燥:口腔或眼部黏膜干燥感,罕见(<1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骨骼畸形:
- 骨骺发育不良:X线显示骨骺不规则或延迟骨化,高发(80%-90%),如O-木糖基糖合成缺陷。
- 骨折易感性增加:骨密度降低,影像学可见骨质疏松,较少见(20%-30%)。
- 神经系统异常:
- 小脑萎缩:MRI显示小脑体积缩小或沟回加深,见于部分Fukutin相关蛋白缺乏症(40%-50%)。
- 脑白质病变:弥散性白质信号异常(T2加权像高信号),发生率约30%-40%。
非典型体征
- 眼部异常:
- 视网膜色素变性:眼底检查可见色素沉积,罕见(5%-10%)。
- 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混浊,发生率<5%。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血清学检测:
- 转铁蛋白糖基化异常:等电聚焦电泳显示异常糖型(如CDG类型特征性条带),敏感性约70%-85%。
- 碱性磷酸酶升高:与骨骼代谢异常相关,常见(60%-70%)。
- 基因检测:
- 致病基因突变:如B3GALT7、POMT1等基因双等位变异,确诊率>95%。
- 影像学表现:
- MRI脑部异常:包括脑干萎缩、胼胝体发育不良,异常率约50%-60%。
- 骨骼X线特征:长骨弯曲、椎体扁平化,见于严重病例(30%-40%)。
注:临床表现因具体酶缺陷类型及突变严重程度而异。神经肌肉症状为最突出特征,骨骼和皮肤病变多见于特定亚型。实验室检测中,糖蛋白糖基化分析(如转铁蛋白/IEF)为关键诊断依据,但部分亚型需结合基因检测确诊。
参考文献:《先天性糖基化障碍分型及命名研究》(《中华儿科杂志》)、上海交通大学关于蛋白质O-糖基化调控机制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