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腹膜疾病Unspecified Diseases of peritoneum
编码DC5Z
关键词
索引词Diseases of peritoneum、未特指的腹膜疾病、腹膜疾病 [possible translation]、腹膜疾病
缩写未特指腹膜病、未明确腹膜疾病、不明原因腹膜炎
别名不明原因腹膜病症、未分类腹膜病、未知原因腹膜疾病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0KZ0 腹膜
XA6S21腹膜后腔XA43V8肠系膜XA46W1阑尾系膜XA4QM7结肠系膜XA5PF4盆腔腹膜XA6DF7网膜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未特指的腹膜疾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未特指的腹膜疾病(Unspecified peritoneal disease, 编码:DC5Z)是指在临床上未能明确具体类型的腹膜异常情况。这类疾病通常表现为腹膜的炎症、肿瘤或其他病理改变,但因诊断证据不足或临床表现不典型,无法归类到更具体的腹膜疾病类别中。腹膜是由间皮细胞构成的浆膜层,覆盖腹壁内表面(壁腹膜)和脏器表面(脏腹膜),具有分泌、吸收和防御功能。其病理改变可导致腹腔内环境紊乱并引发多系统反应。
病因学特征
-
感染性因素:
- 细菌感染:如继发于空腔脏器穿孔(消化道溃疡穿孔、阑尾穿孔)或脏器炎症扩散(胆囊炎、盆腔炎)引起的继发性腹膜炎
- 结核性腹膜炎: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受损宿主
-
非感染性因素:
- 化学刺激:消化液(胃液、胆汁)、尿液等外源性物质渗漏至腹腔
- 医源性损伤:腹部放疗后纤维化、手术创伤或透析相关腹膜改变
- 肿瘤性疾病:腹膜原发肿瘤(如间皮瘤)或转移性肿瘤种植
- 自身免疫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引起的浆膜炎性反应
-
高危诱发因素:
- 腹腔内慢性疾病: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腹水、反复发作的胆道疾病
- 免疫抑制状态:器官移植术后、HIV感染、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
- 侵入性操作史:近期腹腔手术、腹膜透析置管、诊断性穿刺
病理机制
-
急性炎症反应:
- 病原体或刺激物触发Toll样受体激活,释放TNF-α、IL-1等促炎因子
- 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富含纤维蛋白的渗出液积聚,形成脓性/血性腹水
-
慢性病理改变:
- 持续炎症导致间皮-间质转化(Mes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促进腹膜纤维化
- 新生血管生成与神经末梢增生,形成慢性疼痛的病理基础
-
肿瘤性病变:
- 肿瘤细胞通过直接蔓延或腹腔种植转移,破坏正常腹膜结构
- 异常血管生成导致恶性腹水形成
临床表现
-
急性病程特征:
- 突发性腹痛(定位明确或弥漫性)
- 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肌卫)
- 全身炎症反应(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升高)
-
慢性病程特征:
- 隐匿性腹部不适或腹胀
- 渐进性腹围增大(提示腹水形成)
- 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早饱感)
- 消耗性体征(体重下降、低蛋白血症)
临床表现的异质性源于基础病理过程的多样性,确诊需结合病史特点、影像学特征(CT/MRI)及腹腔穿刺液分析。
参考文献:《外科学》教材内容,临床指南及相关研究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