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胆囊、胆管或肝脏结构发育异常Unspecified Structur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of gallbladder, bile ducts or liver
编码LB20.Z
关键词
索引词Structur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 of gallbladder, bile ducts or liver、未特指的胆囊、胆管或肝脏结构发育异常、胆囊、胆管或肝脏结构发育异常、胆囊、胆管和肝先天性畸形
缩写LB20Z、未特指胆囊胆管或肝脏结构发育异常
别名先天性胆囊胆管或肝脏疾病、先天性胆囊胆管或肝脏问题、未特指的胆囊胆管或肝脏畸形、未特指的胆囊胆管或肝脏发育不良、胆囊胆管或肝脏先天性缺陷、先天性胆囊胆管或肝脏结构障碍
未特指的胆囊、胆管或肝脏结构发育异常(LB20.Z)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
新生儿黄疸:
- 出生后1-2周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高,70%-90%),与胆红素排泄障碍直接相关。
- 持续性黄疸超过生理性黄疸期(>2周)是重要警示征象(《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右上腹隐痛或不适:
- 年长儿童或成人可主诉间断性钝痛(低,20%-30%),多与胆汁淤积或胆管扩张牵拉被膜相关。
-
脂肪泻或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 胆汁分泌不足导致脂肪消化障碍,表现为粪便油腻、恶臭(较少见,10%-15%)。
- 维生素K缺乏可致凝血障碍(如鼻衄、瘀斑)(《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非典型症状
-
无症状携带者:
- 约40%-50%患者因结构异常程度较轻,终身无特异性症状(影像学偶然发现)。
-
生长迟缓(儿童):
- 长期营养吸收不良导致体重/身高低于同龄标准(较少见,15%-2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核心体征
-
肝肿大或质地异常:
- 肝脏下缘超出肋弓2cm以上(触诊阳性率60%-70%),纤维化时质地偏硬。
-
墨菲征(Murphy's sign)阳性:
- 胆囊区深压痛伴呼吸抑制(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15%-25%)。
-
皮肤瘙痒:
- 胆汁酸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血清胆汁酸>40μmol/L时发生率50%-60%)。
继发体征
-
门脉高压征象:
- 脾肿大、腹水(仅见于合并肝纤维化晚期病例,罕见,<5%)。
-
胆管炎三联征:
- 发热、黄疸、右上腹痛(Charcot三联征)提示继发感染(10%-15%)。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实验室异常
- 肝功能指标:
- 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占比>50%)(80%-90%)
- ALT/AST轻度升高(2-3倍正常值)(50%-60%)
- 凝血功能:
- PT延长(INR>1.5)(维生素K缺乏时30%-40%)
- 肝功能指标:
-
影像学表现
- 超声检查:
- 胆囊形态异常(双房、分隔等)(检出率60%-70%)
- 肝内胆管局限性扩张("串珠样"改变)(特异性95%)
- MRCP:
- 胆管分支缺失或走行异常(诊断金标准,敏感度>90%)
- 肝活检:
- 门脉区胆管数量减少(<0.5个/门脉区)(Alagille综合征特征)
- 超声检查:
注: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与解剖异常类型及是否合并感染密切相关。约30%病例会进展为胆管炎、肝硬化等并发症(《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年胆道畸形专刊)。新生儿筛查中结合超声与血胆红素动态监测可提高早期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