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肾脏不发育或其他肾脏发育缺陷Unspecified Renal agenesis or other reduction defects of kidney
编码LB30.0Z
关键词
索引词Renal agenesis or other reduction defects of kidney、未特指的肾脏不发育或其他肾脏发育缺陷、肾脏不发育或其他肾脏发育缺陷
缩写未特指肾脏发育缺陷、未特指肾发育异常
别名先天性肾不发育、先天性肾脏发育缺陷、先天性肾发育异常、先天性肾结构异常、先天性肾畸形
未特指的肾脏不发育或其他肾脏发育缺陷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实肾脏结构异常:
- 超声/CT/MRI显示单侧或双侧肾脏缺如(肾窝空虚)或发育不良(肾脏体积<正常值2个标准差)。
- 核素肾图(DMSA扫描)证实分肾功能异常(患侧GFR≤15mL/min/1.73m²或完全无功能)。
- 影像学证实肾脏结构异常:
-
支持条件(临床与病理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新生儿期:Potter面容(低位耳、鼻扁平)、羊水过少(AFI<5cm)、肺发育不全伴呼吸困难。
- 儿童期:持续性高血压(≥同年龄/性别第95百分位)、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第3百分位)。
- 实验室异常:血肌酐持续高于年龄正常值(如新生儿>0.8mg/dL,儿童>0.7mg/dL)。
- 病理学特征:
- 肾活检显示原始肾小管结构、肾单位数量减少(<正常50%)或弥漫性纤维化。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至少2项)。
- 持续性肾功能异常(eGFR<60mL/min/1.73m²超过3个月)。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
│ 首选:产前/产后超声 │
└───────────────┘
│
├─阳性→确诊
│
├─可疑→
│ ├─CT/MRI(解剖细节)
│ └─核素肾图(功能评估)
│
└─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
├─基因检测(PAX2/GDNF等)
└─膀胱镜(评估伴随畸形) -
判断逻辑:
- 超声:
- 肾脏缺如:肾窝无肾影,对侧肾代偿性肥大(长径>正常20%)。
- 发育不良:皮质变薄(<3mm)、皮髓质分界模糊。
- CT/MRI:
- 异位肾/融合畸形定位,排除获得性萎缩(如瘢痕肾)。
- 核素肾图:
- 分肾GFR差异>40%支持单侧病变;双侧GFR均<30mL/min提示预后不良。
- 基因检测:
- PAX2突变阳性提示肾-耳综合征,需听力筛查。
- 超声: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肾功能指标:
- 血肌酐升高(>年龄正常上限):
- 新生儿>0.8mg/dL → 提示重度肾功能不全,需紧急透析评估。
- 儿童>0.7mg/dL → 需排查进展性肾损伤。
- eGFR下降(<90mL/min/1.73m²):
- 60-89mL/min → 监测蛋白尿及血压。
- <60mL/min → 启动慢性肾病管理。
- 血肌酐升高(>年龄正常上限):
-
尿液分析:
- 蛋白尿(尿蛋白/肌酐比>0.2):
- 提示肾小球高滤过损伤,需ACEI治疗。
- 血尿(>5RBC/HPF):
- 合并高血压→排除肾血管畸形。
- 蛋白尿(尿蛋白/肌酐比>0.2):
-
电解质与代谢:
- 代谢性酸中毒(血HCO₃⁻<22mmol/L):
- 提示肾小管功能障碍,需碱剂替代治疗。
- 高钾血症(K⁺>5.5mmol/L):
- 双侧病变者需紧急处理心律失常风险。
- 代谢性酸中毒(血HCO₃⁻<22mmol/L):
-
贫血指标:
- 血红蛋白降低(<同年龄正常值):
- 儿童<11g/dL → 评估EPO缺乏,启动铁剂/EPO治疗。
- 血红蛋白降低(<同年龄正常值):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影像学(超声/CT)及功能评估(核素肾图),新生儿期重点识别Potter三联征。
- 辅助检查需分层进行:超声初筛→功能/解剖细化→基因检测(高危人群)。
- 实验室异常重点关注肾功能进展(肌酐/eGFR)、蛋白尿及代谢紊乱,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 《Campbell-Walsh Urology》(12th ed.):先天性肾脏畸形诊断标准
- ESPN/ERA-EDTA指南:儿童慢性肾脏病管理
- Am J Kidney Dis. 2023:肾发育不良的分子机制与临床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