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周围动静脉畸形Unspecified Periphe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更新时间:2025-06-19 03:37:30
编码LA90.3Z

关键词

索引词Periphe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未特指的周围动静脉畸形、周围动静脉畸形、先天性动静脉异常NOS、先天性动静脉畸形NOS、先天性动静脉曲张NOS、先天性动静脉瘤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动静脉瘘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动静脉瘘,动脉瘤 [possible translation]、外周动静脉瘤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外周动静脉瘤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外动静脉瘘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动静脉瘤、先天性动静脉瘘、先天性动静脉瘘,动脉瘤、外周动静脉瘤、先天性外周动静脉瘤、先天性外动静脉瘘
缩写P-AVM、PAVM
别名周围动静脉畸形-未特指、未分类周围动静脉畸形

未特指的周围动静脉畸形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直接显示动静脉之间的异常瘘道
    • 可见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扩张及早期静脉显影

必须条件

  1. 影像学确诊证据
    • DSA显示动脉-静脉直接交通(无毛细血管床过渡)
    • 或 MRI/MRA 证实畸形血管团伴异常血流动力学
  2. 典型临床表现
    • 可触及搏动性肿块 + 局部皮温升高
    • 听诊闻及连续性血管杂音

支持条件

  1. 次要临床表现(需满足≥2项):
    • 皮肤颜色改变(紫绀/暗红)
    • 静脉曲张或溃疡形成
    • 进行性疼痛或功能障碍
  2. 血流动力学证据
    • 超声示高速低阻血流(PSV > 150 cm/s,RI < 0.5)
    • 心脏负荷增加(BNP > 100 pg/mL 或 EF < 50%)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金标准或同时满足必须条件
  • 高度疑似:满足必须条件第2项 + ≥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超声多普勒) A --> C(肢体容积描记) B --> D[阳性?] D -- 是 --> E[增强影像] D -- 否 --> F[临床监测] E --> G[MRI/MRA] E --> H[CTA] G & H --> I[金标准 DSA]

判断逻辑

  1. 超声多普勒
    • 阳性:高速低阻血流(动脉频谱静脉化)→ 需进一步CTA/MRA
    • 阴性:定期随访(每6-12月)
  2. MRI/MRA
    • 显示"蜂窝状"流空信号 → 支持诊断
    • 评估病灶与神经/骨骼关系 → 指导治疗
  3. CTA
    • 三维重建血管解剖 → 术前规划
    • 检出微小瘘口(>1mm)
  4. DSA
    • 动态血流评估 → 确诊 + 栓塞治疗导航
    • 判断瘘口数量及位置

三、实验室检查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BNP <100 pg/mL >100 pg/mL:提示心脏前负荷增加,需评估高输出性心力衰竭风险
D-二聚体 <0.5 mg/L 持续升高:提示慢性血栓形成风险,需抗凝管理
血常规 Hb >120 g/L Hb<100 g/L:警惕慢性出血或盗血性贫血
凝血功能 PT 11-13.5秒 PT延长:排除肝脏疾病;FIB升高(>4 g/L)提示高凝状态
炎症标志物 CRP<5 mg/L CRP>10 mg/L:提示继发感染或组织坏死

四、诊断路径总结

  1. 筛查:超声多普勒 + 临床表现评估
  2. 确诊:DSA为金标准,MRI/MRA为无创替代
  3. 风险分层
    • 心脏负荷(BNP/心超)
    • 出血风险(凝血功能+病灶位置)
  4. 鉴别重点
    • 创伤性动静脉瘘(有外伤史)
    • 血管肿瘤(增强扫描强化模式不同)

参考文献

  1. ISSVA《血管畸形分类共识(2020)》
  2. 《血管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3. JVIR《介入放射学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