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右心室双出口Unspecified Double outlet right ventricle
编码LA85.2Z
关键词
索引词Double outlet right ventricle、未特指的右心室双出口、右心室双出口、DORV [右心室双出口]
缩写DORV
别名右室双出口、双出口右心室
未特指的右心室双出口(DORV)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确诊:
- 心脏超声或心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和肺动脉均完全或大部分起源于形态学右心室。
- 明确存在室间隔缺损(VSD),且VSD为左心室血液排出的唯一通道。
- 影像学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与解剖依据):
- 典型解剖变异:
- 合并肺动脉狭窄(肺动脉瓣或漏斗部狭窄)。
- 主动脉下狭窄或主动脉弓发育异常(如缩窄)。
- 临床表现:
- 新生儿或婴幼儿期出现紫绀(静息时SpO₂ ≤ 90%)。
- 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3/6级以上收缩期杂音伴震颤。
- 典型解剖变异: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影像学结果不明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心电图显示右心室肥厚(RV1 ≥ 0.7 mV,V5/V6深S波)。
- 心脏CT/MRI证实大动脉-心室连接异常。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首选检查
│ └─心脏超声(TTE/TEE)
│ ├─评估大动脉起源及VSD位置
│ └─检测合并畸形(肺动脉狭窄、房室瓣异常)
├─进阶检查
│ ├─心血管造影(金标准)
│ │ ├─明确大动脉空间关系
│ │ └─量化肺动脉狭窄程度
│ └─心脏MRI/CT
│ ├─三维重建心脏解剖结构
│ └─评估心室容积及功能
└─支持检查
├─胸部X线(心脏扩大、肺血异常)
└─心电图(右心室肥厚、电轴右偏) -
判断逻辑:
- 心脏超声:
- 确诊关键:两大动脉瓣下肌性圆锥结构(提示右心室起源)。
- 若主动脉瓣与二尖瓣无纤维连续,强烈支持DORV。
- 心血管造影:
- 侧位造影显示主动脉和肺动脉均位于右心室,且VSD为左心室唯一出口。
- 心电图:
- 右心室肥厚(R波V1 > 15 mm)合并左心室电压正常,提示右心负荷过重。
- 心脏超声: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氧饱和度监测:
- 静息SpO₂ ≤ 85%:提示严重右向左分流,需紧急干预。
- 运动后SpO₂下降 > 5%:反映肺血流储备不足。
-
血液检查:
- 红细胞增多症(Hb > 18 g/dL):慢性缺氧代偿表现,需警惕血栓风险。
- BNP升高(> 100 pg/mL):提示心室重构或心力衰竭。
-
遗传学检测:
- 22q11.2微缺失阳性:需排查DiGeorge综合征相关免疫异常。
- NKX2-5基因突变:提示遗传性先心病高风险,需家系筛查。
-
心导管检查:
- 右心室压 > 60 mmHg:提示重度肺动脉狭窄或梗阻。
- 肺循环/体循环血流比(Qp/Qs)< 1:需优先考虑体-肺分流手术。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心脏超声/心血管造影明确大动脉起源及VSD解剖关系。
- 检查策略:超声为首选,复杂病例需CT/MRI三维重建,遗传学检测指导家系管理。
- 异常指标:重点关注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参数及BNP水平,及时评估手术指征。
参考文献:
- 《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23)
- ACC/AHA《成人先心病管理指南》(2020)
- 《Moss and Adams’ Heart Disease in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