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无脑畸形或类似异常Unspecified Anencephaly or similar anomalies

更新时间:2025-06-19 01:59:31
编码LA00.Z

关键词

索引词Anencephaly or similar anomalies、未特指的无脑畸形或类似异常、无脑畸形或类似异常
缩写LA00Z
别名无脑儿、先天性无脑畸形、神经管闭合不全、头部神经管缺陷、Anencephaly-NOS

未特指的无脑畸形或类似异常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产前影像学证据
      • 孕中期(18-24周)超声显示颅骨穹窿完全缺失,大脑半球未发育。
      • 胎儿MRI明确显示大脑皮质缺失,残留脑组织呈不成形神经血管团块。
    • 产后病理学检查
      • 尸检证实大脑皮质完全缺失,丘脑和脑干发育不良。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形态学特征
      • 颅骨顶部完全缺失,脑组织直接暴露。
      • 缺乏可识别的大脑半球结构。
    • 神经系统功能缺失
      • 出生后无自主呼吸能力(需机械通气维持)。
      • 原始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完全缺失。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高危因素
      • 母体孕早期叶酸水平<4 ng/mL(阈值)。
      • 家族神经管缺陷病史(一级亲属风险增加3-5倍)。
    • 并发畸形
      • 脊柱裂(≥2个椎体节段缺损)。
      • 心脏结构异常(如室间隔缺损>3mm)。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产前筛查] A --> C[产后确诊] B --> B1[孕11-14周:母血清AFP] B --> B2[孕18-24周:超声] B --> B3[可疑病例:胎儿MRI] C --> C1[体格检查] C --> C2[颅脑CT/MRI] C --> C3[尸检病理]

判断逻辑

  1. 母血清AFP

    • 2.5 MoM(中位数倍数)提示神经管缺陷风险,需立即转诊超声检查。

    • 假阳性率约3-5%,需结合超声验证。
  2. 超声检查

    • 阳性标准:颅骨光环中断+脑组织"蛙眼征"(眼球突出于无颅骨保护的暴露区)。
    • 鉴别诊断:需排除颅骨骨折或头皮血肿等非发育性病变。
  3. 胎儿MRI

    • T2加权像显示大脑半球信号缺失,脑干结构扭曲为确诊依据。
    • 优于超声的细节:可区分残留脑干组织与血管畸形。
  4. 产后影像学

    • CT三维重建量化颅骨缺损范围(>50%颅顶缺失为典型)。
    • 弥散张量成像(DTI)显示神经纤维束完全中断。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本疾病相关) 处理建议
母血清AFP <2.5 MoM >2.5 MoM:神经管缺陷风险增加20倍 48小时内转诊胎儿医学中心
羊水乙酰胆碱酯酶 阴性 阳性: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特异性标志 结合影像学确诊
母血同型半胱氨酸 5-12 μmol/L >15 μmol/L:叶酸代谢障碍高风险 补充大剂量叶酸(5mg/日)
胎儿染色体微阵列 无致病性拷贝数变异 检出17p13.3缺失(Miller-Dieker综合征) 遗传咨询及扩展家系检测

关键解读

  • AFP升高需排除多胎妊娠、胎儿死亡等假阳性情况。
  • 乙酰胆碱酯酶阳性对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特异性>95%。
  •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提示需终身监测叶酸代谢基因(如MTHFR C677T)。

诊断流程总结

  1. 产前阶段:AFP筛查→超声初筛→MRI确诊→遗传学评估
  2. 产后阶段
    • 存活儿:紧急颅脑CT+脑干功能评估
    • 死胎/死亡:系统尸检(重点记录脑组织残留范围)
  3. 家庭管理
    • 再发风险咨询(基线风险1%,有家族史者3-10%)
    • 孕前3个月启动高剂量叶酸预防(4-5mg/日)

参考文献

  1. WHO《先天性畸形诊断与管理指南》(2023修订版)
  2. ACOG《神经管缺陷产前筛查实践指南》(2024)
  3.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神经管缺陷专家共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