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距过窄Hypotelorism
编码LB71.0
关键词
索引词Hypotelorism、眼距过窄、眶距过窄
别名两眼间距过窄、双眼间距过小
眼距过窄(LB71.0)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面部外观异常:
- 患者或其家属可能首先注意到两眼之间的距离明显小于正常值。这种外观上的差异可能导致患者在社交和心理上产生困扰(常见,具体数据缺乏)。
-
伴随症状:
- 眼距过窄可能伴有其他颅面畸形,如小头症、鼻梁塌陷、唇裂腭裂等(发生率因病因不同而异,具体数据缺乏)。
- 在合并全前脑畸形等严重畸形时,可能出现视力问题或眼球运动障碍(罕见,具体数据缺乏)。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眼眶间距缩短:
- 通过内眦距(intercanthal distance, ICD)测量可明确两眼内侧角间距显著低于年龄和种族匹配的正常值(需结合临床标准判断,具体数据缺乏)。
- 正常内眦距约为30-35mm(成人),儿童参考年龄相关生长曲线。
-
中线结构发育不良:
- 额骨、鼻骨以及筛骨发育异常,导致眼眶内侧壁间距缩短(具体发生率数据缺乏)。
- 鼻梁塌陷,鼻根部低平(具体发生率数据缺乏)。
-
伴随的颅面畸形:
- 小头症(发生率因病因不同而异)。
- 唇裂或腭裂(多见于综合征型病例)。
- 内眦赘皮(可能合并存在)。
非典型体征
-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 当合并全前脑畸形时,可能出现智力障碍、癫痫发作等症状(仅见于严重综合征型病例)。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影像学表现:
- 头部CT或MRI:显示额骨、筛骨及鼻骨发育异常,眼眶内侧壁间距缩短(异常率因病因不同而异)。
- 三维重建:有助于评估颅面部骨骼的整体形态。
-
基因检测:
- 在综合征型病例中可能检测到相关基因变异(如SIX3、SHH等与前脑发育相关基因,阳性率取决于具体疾病类型)。
-
眼科检查:
- 可能发现斜视、眼球震颤等伴随异常(发生率因合并畸形不同而异)。
参考文献
- 张振康.《实用眼科学》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 Smith DW. Recognizable Patterns of Human Malformation. 6th ed. Elsevier, 2005.
请注意,以上信息基于公开资料整理,具体诊断和治疗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