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s

更新时间:2025-06-18 15:28:10
编码LA75.4

关键词

索引词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s、先天性肺气道畸形、先天性囊性肺病、先天性肺囊肿、CCAM[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先天性多发肺部囊性病变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多发支气管囊肿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蜂窝肺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多发肺部囊性病变、先天性多发支气管囊肿、先天性蜂窝肺、先天性肺气道畸形0型、CPAM 0型[先天性肺气道畸形0型]、先天性肺气道畸形1型、CPAM 1型[先天性肺气道畸形1型]、先天性肺气道畸形2型、CPAM 2型[先天性肺气道畸形2型]、先天性肺气道畸形3型、CPAM 3型[先天性肺气道畸形3型]、先天性肺气道畸形4型、CPAM 4型[先天性肺气道畸形4型]
同义词Congenital cystic disease of lung、Congenital lung cyst、Congenital cystic lung、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CCAM - [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toid malformation]、Congenital polycystic disease of lung、Congenital polycystic lung、Multiple congenital bronchogenic cysts、Congenital honeycomb lung
缩写CPAM、CCAM
别名CPAM0型、CPAM1型、CPAM2型、CPAM3型、CPAM4型

(LA75.4)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新生儿期表现

  1. 呼吸窘迫
    • 出生后出现呼吸过速、鼻翼扇动、三凹征(肋间/肋下/胸骨上窝凹陷)及发绀(皮肤黏膜青紫),发生率约25%(产前诊断病例中)[1]。
    • 重度呼吸窘迫多见于CVR(CPAM容积比)>0.84或合并胎儿水肿的病例(发生率5%-40%)[2]。

儿童期及成人期表现

  1. 反复呼吸道感染
    • 复发性肺炎、咳嗽、咳痰(30%-50%),尤其见于未手术的微囊型(2型)及混合病变(如合并肺隔离症)[3]。
  2. 自发性气胸
    • 多见于4型CPAM(发生率约10%-15%),需警惕恶性转化(如胸膜肺母细胞瘤)[4]。
  3. 无症状偶发
    • 约75%产前诊断病例出生时无症状,但后续感染风险仍存在(约1/3在儿童期出现并发症)[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产前超声特征

  1. 大囊型病变
    • 囊腔直径>5mm,单个或多个囊肿(占70%),表现为强回声团块[6]。
  2. 微囊型病变
    • 囊腔直径<5mm,呈实性均质高回声(占30%),易误诊为隔离肺[7]。
  3. 纵隔移位与水肿征象
    • CVR>1.6时胎儿水肿风险显著增加(发生率约5%-40%)[8]。

产后影像学特征(CT/MRI)

  1. 囊肿分型
    • 1型:单发或多发大囊肿(直径≥2cm),占65%[9]。
    • 2型:多发小囊肿(直径0.5-3cm),占20%-25%,常合并其他畸形(如心脏/肾脏异常)[10]。
    • 4型:外周大单囊,需与胸膜肺母细胞瘤鉴别(恶性风险较高)[11]。
  2. 继发改变
    • 肺气肿、压迫性肺不张(占30%-40%),常见于大囊型病变[12]。

术后病理特征

  1. 组织学炎症
    • 约34%病例可见慢性炎症或纤维化,尤其见于合并肺隔离症的混合病变(发生率50%-70%)[13]。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产前评估
    • CVR(CPAM容积比):CVR>0.84预测新生儿呼吸窘迫风险增加(敏感性80%)[14]。
  2. 术后并发症
    • 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约5%-10%,多见于肺叶切除术[15]。
    • 病灶残留:保守治疗病例中感染复发率约20%-30%[16]。

参考文献

  1. UpToDate:CPAM的产前诊断与自然病程(2024年更新)。
  2.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CVR与胎儿水肿关联性研究(2024)。
  3. 《Scientific Reports》:先天性肺畸形感染风险分析(2023)。
  4. 360doc个人图书馆:CPAM诊疗专家共识解读(2021)。
  5. Stocker病理分型:CPAM影像学与病理关联(2002)。

注:发生率数据主要基于临床队列研究及系统综述,部分数据范围因研究人群差异可能略有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