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升主动脉夹层形成未越过主动脉弓Unspecified Ascending aorta dissection not beyond arch
编码BD50.1Z
关键词
索引词Ascending aorta dissection not beyond arch、未特指的升主动脉夹层形成未越过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夹层形成未越过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夹层、DeBakey II型主动脉夹层
别名DeBakey-II-型主动脉夹层
未特指的升主动脉夹层形成未越过主动脉弓(BD50.1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CTA/MRA显示升主动脉存在明确的内膜片,并形成真腔与假腔(假腔范围限于升主动脉,未达头臂干开口远端)。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证实升主动脉壁层分离,伴动态血流分隔现象。
- 影像学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三联征:
- 突发撕裂样胸痛(前胸/背部)
- 血压异常(急性期收缩压≥160 mmHg或休克表现)
- 主动脉瓣反流性杂音或脉搏不对称
- D-二聚体显著升高:≥5 μg/mL(排除DIC等其他病因)
- 典型三联征:
-
排除标准:
- 无主动脉弓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受累证据
-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无ST段抬高,心肌酶谱动态变化不符合AMI)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首选检查
│ ├─CTA(敏感度98%)
│ └─MRA(肾功能不全者适用)
├─急诊筛查
│ ├─经胸超声(TTE,敏感度50%)
│ └─D-二聚体快速检测
└─术中评估
└─经食管超声(TEE,敏感度95%) -
判断逻辑:
- CTA:
- 阳性:显示内膜片分隔真/假腔,假腔延迟强化
- 假阴性:需结合TEE复查(见于内膜片钙化或微小夹层)
- D-二聚体:
- <0.5 μg/mL可基本排除急性夹层(敏感度97%)
-
10 μg/mL提示广泛血管损伤
- CTA: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D-二聚体:
- >5 μg/mL:提示急性血管壁损伤,但需排除肺栓塞、肿瘤等
- 动态监测:持续升高提示假腔扩展或渗漏
-
心肌损伤标志物:
- cTnI/T升高:提示右冠状动脉受累(敏感性32%)
- CK-MB>25 U/L:需紧急冠脉评估
-
炎症指标:
- CRP>20 mg/L:反映主动脉壁炎症反应程度
- IL-6升高:与预后不良相关(>50 pg/mL需警惕破裂风险)
-
血气分析:
- 乳酸>4 mmol/L:提示组织灌注不足,需评估心包填塞
四、分层诊断流程
- 疑似病例:突发胸痛+D-二聚体>5 μg/mL → 立即CTA
- 确诊病例:CTA显示升主动脉夹层 → 分型(Stanford A型)
- 复杂病例:
- 合并休克/心包填塞 → 床旁TEE+紧急手术评估
- 合并神经系统症状 → 全主动脉CTA排除弓部分支受累
五、总结
- 诊断核心:CTA/MRA显示局限升主动脉的壁内血肿或真假腔形成。
- 关键鉴别:需与急性冠脉综合征、肺栓塞、食管破裂等急症区分。
- 实验室价值:D-二聚体用于筛查,心肌标志物提示并发症,非确诊依据。
参考文献:
- 2022 ESC主动脉疾病管理指南
- Braverman AC.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Clinician Update. Circulation 2021
- IRAD研究数据库(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