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获得性全身性静脉异常Unspecified Acquired systemic vein abnormality
编码BD73.Z
关键词
索引词Acquired systemic vein abnormality、未特指的获得性全身性静脉异常、获得性全身性静脉异常
缩写未特指获得性全身性静脉异常
别名Acquired-Generalized-Venous-Abnormality-NOS、AGVA-NOS
未特指的获得性全身性静脉异常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静脉系统CTA/MRA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2个解剖区域(如上下腔静脉、冠状静脉窦、肺静脉)存在静脉狭窄(管腔缩小≥50%)、闭塞或异常侧支循环形成。
- 病理活检证实静脉壁纤维化/平滑肌增生(仅适用于手术或介入治疗中获取标本的病例)。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多部位静脉受累表现(如下肢肿胀+颈静脉怒张+呼吸困难)。
- 皮肤特征性改变(脂性硬皮病、网状青斑)。
- 实验室异常:
- D-二聚体持续升高(>0.5 mg/L)且排除急性血栓事件。
- 血液流变学异常(全血黏度高切值>5.5 mPa·s)。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必须满足影像学直接证据中任意一项。
- 若影像学证据不明确,需同时满足:
- ≥2个解剖区域典型临床表现
- D-二聚体升高+血液流变学异常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无创检查
│ ├─彩色多普勒超声(首选筛查)
│ └─CT静脉造影(CTV)
│
└─有创检查
├─导管静脉造影(金标准)
└─血管内超声(IVUS) -
判断逻辑:
- 超声检查:
- 血流速度<10 cm/s提示重度狭窄,反向血流提示瓣膜功能不全。
- 发现异常侧支血管需进一步CTV验证。
- CTV/MRV:
- 静脉充盈缺损提示血栓,管壁不规则增厚提示慢性炎症。
- 冠状静脉窦直径>12 mm需警惕回流障碍。
- 导管造影:
- 压力梯度>5 mmHg证实血流动力学显著异常。
- 超声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D-二聚体:
-
1.0 mg/L提示持续凝血激活,需排查新发血栓或血管重塑活动期。
-
-
血液流变学:
- 全血黏度(高切)>6.0 mPa·s时,血栓风险增加3倍,需启动抗凝治疗。
-
炎症标志物:
- CRP>20 mg/L提示合并血管炎可能,需加做ANCA等自身抗体检测。
-
血气分析:
-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60%提示严重回流障碍,需紧急干预。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多区域静脉影像学异常,需结合CTA/MRV与功能评估(血流动力学检测)。
- 实验室检查重点关注D-二聚体动态变化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用于评估疾病活动度及血栓风险。
- 鉴别诊断需排除肿瘤压迫、先天性静脉畸形等病因,必要时行病理活检。
参考文献:
- 国际血管联盟(IUA)《慢性静脉疾病管理指南》(2023)
- 《中华医学杂志》静脉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
-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静脉血栓栓塞诊疗指南》(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