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急性主髂动脉闭塞Other specified Acute aortoiliac occlusion

更新时间:2025-06-18 20:18:07
编码BD30.1Y

关键词

索引词Acute aortoiliac occlusion、其他特指的急性主髂动脉闭塞、急性内脏动脉闭塞、急性肾动脉闭塞、急性主动脉分叉闭塞、急性髂动脉闭塞
缩写AMIAO、急性主髂动脉闭塞
别名急性主髂动脉阻塞、急性主动脉髂动脉闭塞症、急性主动脉和髂动脉闭塞、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相关动脉闭塞

其他特指的急性主髂动脉闭塞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确认血管闭塞
      • CTA/MRA/DSA显示腹主动脉远端或双侧髂动脉完全性血流中断,伴远端侧支循环代偿不良。
      • 直接血管造影证实闭塞部位血栓或栓子存在(DSA为金标准)。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急性缺血五联征:突发下肢静息痛、苍白、无脉、感觉异常、运动障碍(需满足≥3项)。
    • 实验室证据
      • D-二聚体≥5.0 μg/mL(FEU单位)提示急性血栓事件。
      • 肌酸激酶(CK)>1000 U/L提示肌肉坏死。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法立即获取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 急性缺血五联征中≥3项典型表现
      • 踝肱指数(ABI)≤0.4(健患侧差值>0.15)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无创检查
    │ ├─彩色多普勒超声(初筛)
    │ ├─CTA(首选)
    │ └─MRA(肾功能不全者适用)
    └─有创检查
    └─DSA(介入治疗前确认)

    • 超声判断逻辑:股总动脉血流速度<10 cm/s伴反向波消失提示近端闭塞。
    • CTA判断逻辑:动脉期无对比剂通过闭塞段,远端血管延迟显影>5秒。
  2. 功能评估检查

    • 经皮氧分压监测:患肢TcPO2<20 mmHg提示临界缺血。
    •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毛细血管灌注量<40 PU提示微循环衰竭。
  3. 实验室检查链

    ┌─紧急检测
    │ ├─D-二聚体(血栓活动度)
    │ └─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
    └─病因筛查
    ├─抗磷脂抗体(血栓倾向)
    └─BNP/心电图(心源性栓塞评估)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D-二聚体

    • 5.0 μg/mL:提示急性动脉血栓形成,需警惕多部位栓塞风险。

    • 动态监测:治疗后24小时下降<50%提示持续血栓活动。
  2. 肌酸激酶(CK)

    • 1000 U/L:提示横纹肌溶解,需立即启动水化及碱化尿液治疗。

    • CK-MB占比>6%:需排除合并心肌损伤。
  3. 血气分析

    • pH<7.3伴BE<-5 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需评估组织坏死范围。
    • 乳酸>4 mmol/L:提示广泛缺血,需紧急血运重建。
  4. 炎症标志物

    • CRP>50 mg/L:提示缺血再灌注损伤风险增加。
    • PCT>2 ng/mL:需排查继发感染。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时间窗管理:从症状出现到确诊应控制在2小时内,黄金救治时间为6-8小时。
  2. 病因鉴别
    • 房颤病史+双侧栓塞:心源性栓塞可能性大
    • 动脉硬化+单侧闭塞:原位血栓形成为主
  3. 损伤分级
    • I级(可逆缺血):ABI>0.4,无感觉运动障碍
    • II级(濒危肢体):ABI≤0.4伴早期肌强直

参考文献
《2020主髂动脉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急性肢体缺血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