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上腔静脉异常Acquired superior caval vein abnormality
编码BD73.1
关键词
索引词Acquired superior caval vein abnormality、获得性上腔静脉异常、获得性SVC[上腔静脉]异常、操作后上腔静脉并发症、操作后SVC[上腔静脉]并发症、上腔静脉梗阻、获得性上腔静脉梗阻、肿瘤浸润引起的上腔静脉梗阻、肿瘤浸润引起的SVC梗阻、肿瘤浸润引起的获得性上腔静脉梗阻、上腔静脉综合征、SVC[上腔静脉]综合征、获得性上腔静脉综合征
同义词Acquired superior vena cava abnormality、Acquired SVC - [superior vena cava] abnormality
缩写SVC异常、上腔静脉异常
别名上腔静脉受压、上腔静脉阻塞、上腔静脉病变、上腔静脉综合症
(BD73.1)获得性上腔静脉异常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颜面及上肢水肿:
- 高(70%-90%):面部、颈部及上肢非凹陷性水肿,晨起加重,前倾或平卧可诱发(因静脉回流受阻)。
- 严重者可伴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文献报道约46%患者出现面部水肿)[1][2]。
- 呼吸困难:
- 中高(50%-63%):因咽喉部水肿或纵隔占位压迫气管所致,活动后加重[3][4]。
- 胸壁及颈部胀痛:
- 中(15%-30%):钝痛或压迫感,与静脉高压相关[2]。
非典型症状
- 吞咽困难:
- 低(约9%):因食管周围静脉扩张或纵隔压迫引起[2]。
- 头晕/头痛:
- 低(10%-20%):颅内静脉高压导致,偶伴视物模糊[1]。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颈胸部静脉曲张:
- 高(66%-90%):颈静脉怒张,胸壁浅表静脉呈“树根状”扩张,血流方向自上而下(特异性表现)[1][3]。
- 紫绀与多血症:
- 中(15%-19%):面部及上肢皮肤发绀或充血,触诊皮温升高[2]。
非典型体征
- 上肢静脉高压征:
- 中(50%-70%):上肢静脉压显著升高(正常值:5-15 cmH₂O,SVCS患者可达20-50 cmH₂O)[1][4]。
- Horner综合征:
- 罕见(<5%):若肿瘤侵犯交感神经链,可出现瞳孔缩小、眼睑下垂[3]。
影像学特征
- CT/MRI表现:
- 上腔静脉狭窄或闭塞(检出率90%-95%):直接征象为血管腔不规则狭窄、血栓形成或外源性压迫(如肺癌包绕)[1][5]。
- 侧支循环开放:奇静脉、胸壁静脉及椎旁静脉代偿性扩张(80%-90%)[3]。
- 超声检查:
- 血流受阻:多普勒显示上腔静脉血流速度减低或反向(敏感性70%-85%)[4]。
实验室特征
- D-二聚体升高:
- 中(30%-50%):若合并血栓形成(如导管相关SVCS)[5]。
- 肿瘤标志物:
- 依原发病而异:如小细胞肺癌患者NSE、ProGRP升高(非特异性)[2]。
参考文献
- 《家庭医生在线》: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病因与临床表现(2018)。
- 《A+医学百科》: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病理机制(2020)。
- 360doc个人图书馆:SVCS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诊断(2019)。
- 《Ind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儿童SVCS的流行病学数据(2002)。
- 《The Ind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SVCS的实验室与影像学评估(2008)。
注:临床表现因病因(恶性肿瘤 vs. 良性狭窄)及病程急缓差异显著。恶性病因(如肺癌)起病更快,水肿更严重;良性病因(如纵隔纤维化)可能伴随侧支循环代偿,症状较轻但病程更长。